供應鏈金融是一種主要涉及企業端、不涉及消費端的金融服務,不對個體消費者開放,它可以為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分銷商融資,其特點之一是核心企業是不可或缺的。此外,供應鏈融資在設計過程中是以實際貿易背景為基礎的,因此有必要嚴格審查銷售合同、訂單、發票、收據等憑證。在實際對接融資的過程中,需要確定歷史業務結算、合理計算金額等,往往離不開核心企業的配合。核心企業有權決定供應鏈的構成,對供應商、經銷商和下游制造企業有嚴格的選擇標準和強有力的控制。因此,在供應鏈金融中,投資者評價的重點是核心企業在供應鏈中的地位和財務狀況。供應鏈金融,簡而言之,是指金融機構根據行業特點,圍繞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在實際交易過程的基礎上,向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相關企業提供的綜合金融服務。核心企業、融資企業(包括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分銷商、零售商)、金融機構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等,其中核心企業是金融機構向整個供應鏈提供金融服務的關鍵因素。核心企業在供應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往往是整個供應鏈的管理者、組織者和協調者,對其他成員企業之間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伙伴關系起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因此,在供應鏈的環節中,核心企業往往對上下游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具有很強的產業發言權。由于供應鏈金融依賴于真實的商業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政策有力支持的運作模式,是一種相對優質的資產。從金融機構的角度看,依靠核心企業進行供應鏈融資,在控制風險、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等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首先,依靠核心企業進行供應鏈融資,可以幫助金融機構有效地減少和控制風險。基于與核心企業的真實交易,金融機構可以跳出節點企業的信用風險評估,轉而評估核心企業的信用狀況和實力,以及交易的真實性和風險。實際上,這就是捆綁核心企業和節點企業的信用,將核心企業的信用擴展到節點企業,并相應地提升節點企業的信用。核心企業參與整個貸款過程,為節點企業提供信用擔保,承諾回購質押貨物,承諾付款。同時,為了保證整個供應鏈的暢通,核心企業也將對節點企業生產中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從而有效地提高節點企業的還款能力和意愿,從而降低違約風險。第三,它削弱了借款人和貸款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作為供應鏈中的信息交換中心、物流中心和結算中心,核心企業對節點企業的相關交易信息有足夠的把握。金融機構通過核心企業獲取相關數據,可以有效地降低信息獲取成本,減少借款人和貸款人的信息不對稱。其次,依靠核心企業進行供應鏈融資,可以大大降低金融機構開展業務的成本。供應鏈中節點企業的數量往往很大,遍及全國各地,由于各種因素,金融機構無法在每個城市設立網點,要想與大量節點企業開展業務,篩選出高質量的客戶,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造成企業成本難以預算。再次,依靠核心企業進行供應鏈融資,幫助金融機構擴大市場份額,增加收入。核心企業對供應鏈組成有決定權,對供應商、經銷商、下游制造企業有嚴格選擇標準和有較強控制力。因此,在供應鏈金融中,投資方的評估重點是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地位和財務狀況。那么在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的挑選遵循什么原則呢?如股權結構、主營業務、投資收益、稅收政策、已有授信、或有負債、信用記錄、行業地位、市場份額、發展前景等因素,按照往年采購成本或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對核心企業設定供應鏈金融授信限額。2)對供應商,經銷商是否提供排他性優惠政策,比如排產優先、訂單保障、銷售返點、價差補償、營銷支持等等;核心企業能否借助其客戶關系管理能力協助銀行加大供應鏈金融的違約成本。對于供應鏈金融,表面上核心都在核心企業上,那么我們如何看核心企業的風控呢?讓核心企業提供交易數據,比如送貨的記錄、合同、發票、采購的數據,同時風控方面我們要注意這三點:第一點是貿易的真實性,第二點就是業務的合作有存續性,而且關系良好的,第三點就是用款理由合理。從國家整體的政策方向來看,一定要著力于實體經濟。在供應鏈金融風險把控中是非常必要的。供應鏈金融如同一把“雙刃劍”。在增加供應鏈企業運營效率的同時也要注意其經營產生一定的風險因素。選擇好供應鏈金融的核心企業,共同促進經濟共同發展。核心企業背后有許多中小企業,如果我們能夠依靠核心企業搶占以中小企業為主導的金融市場,擴大其業務觸角,對金融機構擴大市場份額具有重要意義。過去,金融機構主要為節點企業開展信用業務,供應鏈金融是金融機構根據行業特點向供應鏈核心企業周圍的相關企業提供的綜合金融服務。除信貸業務外,還包括財務管理、結算、金融信息咨詢、保險等業務種類不斷增加,這無疑為金融機構提供了更多的收入增長點。由于核心企業在幫助金融機構控制風險、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內供應鏈融資主要以核心企業為基礎。供應鏈金融是在供應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供應鏈強調產品設計、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形成協同開發的有機整體,而核心企業是連接整個過程不可或缺的關鍵。如果沒有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就很難相互聯系。沒有供應鏈的存在,供應鏈金融就會失去意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