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是什么?
供應鏈金融本質是基于對供應鏈結構特點、交易細節的把握,借助核心企業的信用實力或單筆交易的自償程度與貨物流通價值,對供應鏈單個企業或上下游多個企業提供全面金融服務。
供應鏈金融并非某一單一的業務或產品,它改變了過去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單一企業主體的授信模式.
而是圍繞某“1”家核心企業,從原材料采購,到制成中間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這一供應鏈鏈條。
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全方位地為鏈條上的“N”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通過相關企業的職能分工與合作,實現整個供應鏈的不斷增值。
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目前主要有三種,分別是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基于供應鏈金融的保兌倉融資模式和融通倉融資模式。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是指企業為取得運營資金,以賣方與買方簽訂真實貿易合同產生的應收賬款為基礎,為賣方提供的,并以合同項下的應收賬款作為第一還款來源的融資業務。
基于供應鏈金融的保兌倉融資模式是在倉儲監管方(物流企業)參與下的保兌倉業務,融資企業、核心企業(賣方)、倉儲監管方、銀行四方簽署“保兌倉”業務合作協議書,倉儲監管方提供信用擔保,賣方提供回購擔保,銀行為融資企業開出銀行承兌匯票。
融通倉融資模式是指融資人以其存貨為質押,并以該存貨及其產生的收入作為第一還款來源的融資業務。
企業在申請融通倉進行融資時,需要將合法擁有的貨物交付銀行認定的倉儲監管方,只轉移貨權不轉移所有權。在發貨以后,銀行根據物品的具體情況按一定比例(如60%)為其融資,大大加速了資金的周轉。
應收賬款項下融資
目前國內供應鏈融資平臺主要做應收賬款項下融資。這其中,又分為貿易項下,信貸項下,經營物業項下三類,其本質都是基于未來可預測、穩定、權屬清晰的現金流來進行融資。
這種融資方式快速盤活了中小微企業的主體資產——應收賬款,使得中小微企業能夠快速獲得維持和擴大經營所必須的現金流,很好的解決了這些中小微企業回款慢而且融資難的問題。
該模式核心交易結構如下:
總體來說,還款來源有四層:
第一層:應付賬款方(央企或大型國企);
第二層:融資人/應收賬款方(上游企業);
第三層:產品增信機構(若有);
第四層:保理機構。
具體到產品,常見的一般有以下四種:
央/國企作為支付信用的供應鏈金融;核心企業作為支付信用的供應鏈金融;基于融資租賃業務為交易模式,租賃資產應收租金收益權作為支付保障而設計的產品;基于商業寫字樓租金收取權,商業寫字樓的應收租金作為支付保障而設計的產品。
1、央/國企作為支付信用的供應鏈金融
該產品的還款來源有三重保障:中央企業支付信用,融資人承諾回購,第三方資產管理公司回購保障。
這類產品的風控標準關鍵點是:把控支付核心——央企,包括嚴格核心央企準入和核心央企動態監測。
一般供應鏈金融平臺通過自主研發的央企準入模型,實行定性指標、定量指標相結合的方式嚴格央企準入標準,從源頭控制風險。
同時需要自建企業動態跟蹤監測系統,通過自主獲取信息、公開市場披露信息、媒體報道信息、社交網絡信息等,提前預判核心央企信用風險,一旦出現預警,立刻停止新增業務開展。
2、核心企業作為支付信用的供應鏈金融
該產品的還款保障來源也是三重:大型企業支付信用,融資人承諾回購,第三方資產管理公司回購保障。
這類產品的風控標準關鍵點是:篩選并監控支付核心——大型企業,包括嚴格大型企業準入和核心大型企業動態監測。
供應鏈金融平臺在提供融資之前,先通過自主研發的大型企業準入模型,實行定性指標、定量指標相結合的方式嚴格大型企業準入標準,從源頭控制風險。
貸后,供應鏈金融平臺自建企業動態跟蹤監測系統,通過自主獲取信息、公開市場披露信息、媒體報道信息、社交網絡信息等,提前預判核心大型企業的信用風險,一旦出現預警,立刻停止新增業務開展。
3、基于融資租賃業務為交易模式,租賃資產應收租金收益權作為支付保障而設計的產品
該產品由于涉及交易方比較多,產品結構上有五重還款來源保障:承租企業支付信用,擔保企業保證支付,承租企業實際控制人連帶責任保證支付,融資人(融資租賃公司)不可撤銷回購擔保,第三方資產管理公司回購保障。
這類產品的風控標準關鍵點除了把控承租企業和擔保企業外,還需要貸前嚴格融資租賃公司準入和貸后對融資租賃公司動態監測。
供應鏈金融平臺通過自主研發的融資租賃公司準入模型,實行定性指標、定量指標相結合的方式嚴格融資租賃公司的準入標準,從源頭控制風險。
貸后,平臺自建企業動態跟蹤監測系統,通過密切跟蹤關注發行租賃公司及基礎資產承租人的主要的財務數據、生產運營管理機制、企業征信等情況,進行系統性的定期風險量化分析,提前預判融資租賃企業、承租企業的信用風險,一旦出現預警,立刻停止新增業務開展。
4、基于商業寫字樓租金收取權,商業寫字樓的應收租金作為支付保障而設計的產品。
該產品的還款來源保障有三重:租戶支付信用、業主保證支付和第三方資產管理公司回購保障,涉及到租戶、業務和第三方資產管理公司。
這類產品的風控標準關鍵點是嚴格物業公司的準入和動態監測租戶、出租地段。
平臺一般通過自主研發的物業公司準入模型,實行定性指標、定量指標相結合的方式深入研究業主的租后管理機制和商業房產的所有權屬等事宜,嚴格業主的準入標準,從源頭控制風險。
貸后,平臺自建租戶動態跟蹤監測系統,通過深入研究租戶的企業性質、網點布局規劃、租戶的征信情況以及出租地段出租率等進行系統性的風險量化分析,提前預判融租戶的信用風險,一旦出現預警,立刻停止業務開展。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大致看到,在傳統供應鏈金融模式中核心企業利用自身信用以及與金融機構簽訂擔保協議幫助中小企業獲得融資。
但是模式對于核心企業來說,看得見的好處實在過少,促進上游企業的訂單接收能力,促進下游企業的銷售能力,形成整個供應鏈的良性循環。至此,就剩最關鍵的一個問題:供應鏈金融風險防范。
供應鏈金融的風險類型
(一) 風險類型
供應鏈金融在運作過程中大致存在以下幾種類型的風險:
1. 核心企業信用風險
在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綜合實力決定了外部金融機構對上下游企業的整體評估和授信水平。一旦核心企業信用出現問題,將會影響到整個供應鏈。
2. 上下游企業信用風險
供應鏈金融的基礎是供應鏈成員企業之間緊密而又穩定的合作關系,如果供應鏈成員之間缺乏可靠和穩定的信用關系,那么供應鏈金融風險也會加大。
3. 貿易真實性風險
供應鏈融資模式中風險評估不再只是對借款主體的信用評估,更多是對交易進行評估。貿易的真實性是供應鏈金融存在的必要前提,一旦出現偽造合同、虛構交易等行為,金融機構將面臨重大風險。
4. 業務操作風險
由于供應鏈金融涉及到上下游多個環節,包括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商流。因此對實際業務操作的規范性和嚴密性提出了挑戰。
5. 物流監管風險
物流信息的錯誤或信息不對稱將會導致交易的遲滯。
6. 質押資產風險
質押物價格是否會隨市場波動,質押物是否真實存在、足值或隨保存期限減值,將會影響供應鏈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額度,并有可能影響資金的順利回收。
我們都知道金融中最重要的就是供應鏈金融風險防范,互聯網對于供應鏈金融雖然在風險防范中做出了優化。產業互聯網中的供應鏈金融的風控體系的設計,主要是一個內部的風險管控和一個對客戶的、外部的信用管控的問題。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對于數據的收集分析處理能力,依靠數據的處理分析去建立完善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從而弱化核心企業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中的作用。
那么當風險真的發生,比如中小企業跑路或者無還款能力了,核心企業與互聯網金融平臺之間如何來承擔這個風險就成了重中之重,解決好這一問題,將實現多方共贏的局面,發展空間巨大。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