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出,2011年到2020年,是以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經過十年發展,移動互聯網日漸普及,移動支付、移動社交、移動出行、移動電商、共享經濟、短視頻、網絡直播、在線教育等成為生活常態。大數據、人工智能、5G、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迭代升級,加速應用于各行各業。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新經濟在我國迅速崛起,各行業百花齊放。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國未來重點發展目標之一: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包括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規模化。產業互聯網構建新型的、產業級的數字生態,打通各產業間、內外部連接,以新興產業的技術提高傳統產業效率、以傳統產業的市場帶動新興產業規模,達到1+1>2的效果,從而能夠支持動能轉換更好更快地實現。
產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發展模式的深化。互聯網+將連接擴展到企業,形成了人與企業的外部連接,使得企業的商品與服務能夠快速傳遞給用戶。產業互聯網進一步將連接從廣度上擴展到不同產業企業間、從深度上縱深到企業內部,使得可以圍繞用戶需求重新組織要素和生產運營模式,更有效地實現供需匹配。
產業互聯網將互聯網服務主體,從消費者轉向了機構組織,并且基于C端經驗更好地服務B端。其目的不是、也不可能替代其他產業,而是協同升級,給其他產業提供新動能、煥發新生。因此創新不應該盲求顛覆式,而更需要遵循產業與行業客觀的商業規律和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漸進式創新。
2
產業互聯網是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產業互聯網不是某項單一的技術,而是以數據作為基礎資料,綜合運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下一代信息技術,來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帶動新興產業發展。
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最大的不同,在于服務主體的轉變,由此使得應用目的、場景和形式等發生變化。但同時產業互聯網又依托于消費互聯網,平臺把消費者的經驗和需求高效傳遞到產業側,實現兩張網的協同發展。
產業互聯網的市場,不再是傳統產業的單一市場,而是為滿足需求跨產業的要素融合市場。在智能化的供需配置器支持下,能夠快速洞察不同用戶群同類需求的特點及趨勢,從而指導企業調整內部生產運營提供匹配的供給,甚至借助互聯能跨產業獲取生產要素來更好地滿足需求。
利用信息技術,傳統產業的物理產品將嵌入越來越多的數字功能。這促進了硬件產品向軟件化、服務化的方向發展,使得用戶和企業都可以持續保持連接和交互,按使用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廣泛普及。
產業互聯網大大縮短了供給和需求的距離,而要實現供需快速精準的匹配,需要打造更為彈性的組織。網絡化 – 各組織間借助信息化工具,實現實時直連和溝通;扁平化 – 構建“前-中-后”臺模式,前臺小團隊靈活機動對接市場,中臺建立綜合技術和資源支持平臺降本增效,后臺重點打造數據能力提升管理決策水平;自適應 – 組織并非固化,根據市場變化自主調整。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