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如火如荼推進中的國內一線城市數字化轉型會帶來哪些機遇?于10月20日正式結束公開征求意見的《上海市數據條例(草案)》(下稱“草案”)透露了諸多重磅信息。而這份草案一旦正式實施,上海將有望再現一個全新的交易所市場,作為數據資產交易的平臺。
10月18日,不久前經過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的草案從9月30日到10月20日正式對公開征求意見。草案共十章九十一條,分為總則、數據權益保障、公共數據、數據要素市場、數據資源開發和應用、浦東新區數據改革、長三角區域數據合作、數據安全、法律責任和附則。
其中,第六十五條明確表示,上海將按照國家要求在浦東新區設立數據交易所,開展實質化運營。數據交易所應當按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和有關主管部門的規定,為數據集中交易提供場所與設施,組織和監管數據交易。數據交易所應當制訂數據交易規則和其他有關業務規則,探索建立分類分層的新型大數據綜合交易機制,組織對數據交易進行合規性審查、登記清算、信息披露,確保數據交易公平有序、安全可控、全程可追溯。浦東新區鼓勵和引導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依法通過數據交易所進行交易。浦東新區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應當通過數據交易所進行數據采購和流通交易。
“上海目前擁有自己的數據交易中心,從全國來看各地也有十余個數據交易中心,截止目前國內共有13個省級人大出臺了數據相關條例,地方規章層面的立法多達32個,內容集中在數據安全、數據產業發展、數據交易和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公共數據管理、健康醫療數據管理、地理空間數據管理、數據權屬、數據跨境等方面。但是在文件中明確說明要成立全國性乃至更廣范圍的數據交易所還是就當下上海的這份草案,而且上海也在草案中明確提出是根據國家要求,可以看出這一交易所的規格絕對不是地方性的?!睂Υ藬祿蓪<以⒅颈硎尽?/span>
上海再次先行
記者了解到,在2020年底,上海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下稱《意見》),要求深刻認識上海進入新發展階段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重大意義,明確城市數字化轉型的總體要求。《意見》指出,要堅持整體性轉變,推動“經濟、生活、治理”全面數字化轉型;堅持全方位賦能,構建數據驅動的數字城市基本框架;堅持革命性重塑,引導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數字城市;同時,創新工作推進機制,科學有序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
時隔9個月,草案也正式出爐征求意見,而最受關注的則是上海如何搭建數據交易所。
“根據世界上數據交易所市場的發展情況,場外交易是主要模式,但場外交易也發展出新的趨勢,逐漸形成領域化的數據市場,條例草案的態度是保護場外交易,鼓勵場內交易。與股票交易所不同,場內交易指的是統一的交易規則和基本的交易制度方案,跟場地無關。場外交易則是零散的交易。”對此,上海大學法學院講師、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吉棟曾在第四屆中國數據法律高峰論壇上分析指出。
而一位長期研究城市數字化轉型的上海社科院相關人士則在10月19日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表示,上海建設的數據交易所,將會作為交易平臺這一基礎設施,形成一套可流通的數據標準,包括安全標準、合規標準、技術標準,而不是收集社會數據,再變賣獲利,為政府賺錢,未來上海浦東出現的數據交易所功能將有三個:一是撮合,二是服務,三是監管。
值得一提的是,與業內人士觀點一致的是,在上海發布的這份草案中也明確提出,將數據及數據產品、服務的定價權交予交易主體本身,賦予數據交易主體更多自主權,進一步推動數據要素的市場化流通。同時,規定浦東新區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通過數據交易所進行數據采購與流通交易,進一步體現了數據市場公平性原則。
此外,在數據權屬問題上,草案規定數據處理者對數據產品及服務享有財產性權益,這與此前深圳發布的相類似數據條例一審稿曾嘗試突破引發市場爭議形成鮮明對比。
在此前,上海數據立法起草組組長、市大數據中心主任朱宗堯在草案公布前曾表示,草案在不觸碰數據權屬的前提下,對數據主體和數據處理者的“數據權益”作出了明確規定,解決了權益不清帶來的數據流通不暢、利用不足的問題。
打造浦東國際數據港
在此前上海推進數字化轉型的意見中,提到要加大先行先試和示范建設力度。加快重點區域率先數字化轉型,支持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國際數據港,開展國際合作規則先行先試,積極參與數字技術、貿易、稅收等國際規則制定,推動五大新城、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等重點地區數字化建設更新。支持企業共建“數字長三角”和“數字絲綢之路”,深化國內國際合作交流。支持各區因地制宜、凸顯特色,打造一批綜合性強、帶動面廣的應用場景,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案例,為全市乃至全國數字化轉型創造經驗、提供樣板。
在草案中,上海再次明確提出將浦東打造成國際數據港并提出了具體措施。
草案第六十六條指出:“上海將根據國家部署,推進國際數據港建設,聚焦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下稱“臨港新片區”),構建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功能型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打造全球數據匯聚流轉樞紐平臺。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臨港新片區內探索制定低風險跨境流動數據目錄,促進數據跨境安全、自由流動。在臨港新片區依法開展跨境數據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應當按照要求報送相關信息;在臨港新片區建設離岸數據中心,按照國際協定和法律規定引進境外數據,支持企業開展相關數據處理活動?!?/span>
而草案第六十七和六十八條則提出,上海也將按照國家相關要求,采取相關措施,支持浦東新區培育國際化數據產業,引進相關企業和項目。如支持浦東新區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有序放寬應用領域數據開發和利用的限制,促進浦東新區特色產業發展;支持浦東新區建立算法評價標準體系,推動算法知識產權保護;支持在浦東新區建設行業性數據樞紐,打造基礎設施和平臺,促進重大產業鏈供應鏈數據互聯互通等。
“無論是國際數據港建設還是數據交易所,建立都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在整個城市數字化發展的過程中積累起足夠的市場要素之后,通過自發和主動引導兩大因素的組合,來實現數據資產的流通交易。對于上海建設數據交易所和國際數據港,各方都在期待?!鼻笆錾虾I缈圃合嚓P人士表示。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