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補鏈?“就是補齊短板和弱項,確保關鍵時候不‘掉鏈子’。”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說。去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進行了一次實戰壓力測試。從實踐來看,關鍵時刻頂住了壓力。“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也暴露出我們在產業鏈、供應鏈上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所以,我們對41個大類的工業和下面的細類進行了認真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繪制重點產業鏈圖譜,找出空白點,也找出弱項短板。”肖亞慶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補鏈針對的是產業鏈中的薄弱環節。當前,我國一些產業鏈存在短板,部分技術難度較大的產業鏈節點國內參與者較少,技術對外依存度高,亟需通過自主化補齊產業鏈斷點,解決“卡脖子”問題。以芯片領域為例,我國芯片設計較強,但設計軟件EDA被國外壟斷;封測水平先進,但制造環節薄弱。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補鏈、強鏈。
怎么補?肖亞慶表示,一方面要推進產業技術再造工程,針對弱項短板較集中領域,通過應用牽引、整體帶動、揭榜掛帥等新機制組織攻關;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我國已經布局了17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下一步將圍繞產業創新,進一步加快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發揮地方企業積極性,按照市場化、國際化的原則,使我國制造業創新體系更加完備,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
聯寶工廠是聯想全球最大的PC研發和制造基地,全球每售出8臺筆記本電腦就有1臺來自這里,但龐大的生產需求讓人工排產逐漸變得力不從心。為此,聯想打造了人工智能排產方案,讓排產耗時從原來的每天6小時縮短到1.5分鐘,生產效率提升了16%。數字科技賦能被視為強鏈的重要手段。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大中型骨干企業都積極建立內部物聯網和數字系統,打造數字車間、智能工廠。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73.5%和52.4%。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所謂強鏈,就是進一步鍛造長板,讓長板變得越來越長,增強發展主動權。”肖亞慶說。鍛造長板要維護產業鏈的完整性和規模優勢。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傳統產業鏈量大面廣,許多傳統產業鏈生產出的產品全球總量排在第一,因此著力提升傳統產業鏈、保持產業鏈完整非常重要。鍛造長板要推動傳統產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也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以及航空、航天、海洋等新興產業領域,大力發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掌握產業發展主動權。鍛造長板還要做好國內產業集群的優化布局,著力打造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產業只有集群發展,才能更好地發揮規模優勢、發揮產業配套優勢、發揮創新優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許召元說。鍛造長板還應加快推進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全球布局。“要支持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體系,構筑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利益共同體,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說。
“補鏈強鏈專項行動是新形勢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認為,現在的供給側結構性矛盾,已經不是主要表現為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等問題,而是主要表現為產業鏈中的某些關鍵產品、核心技術、重點環節的瓶頸和短板問題。如果不能通過補鏈強鏈專項行動解決這些瓶頸和短板問題,不僅產業鏈中的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有困難,經濟增長受到遲滯,高質量發展也會成為“空中樓閣”。
當前,各地已在積極行動。比如,天津市近日印發《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明確要做強7條“強鏈”、壯大2條“新鏈”、延長3條“短鏈”,并已為這些產業鏈條安排了首批成熟項目,項目總投資達3481億元。再如,重慶市日前出臺《“十四五”時期重點發展的33條產業鏈關鍵重要技術需求》,對產業鏈存在的技術軟肋逐一提出補強措施。如對于軟件產業,提出企業要加強云操作系統、云數據庫等平臺軟件技術,以及鑒別認證、漏洞掃描等信息安全軟件技術。
盤和林認為,從各地補鏈強鏈的做法來看,都在著手解決關鍵產業鏈節點企業的融資難題,資本越來越關注關鍵技術型企業。此外,各地紛紛結合自身區域產業特色,推出適合本地區的關鍵行業扶持政策,通過新基建和投資帶動關鍵產業發展。
補鏈強鏈尤其要注意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劉志彪表示,產業鏈中可能被“卡脖子”的某些關鍵產品、核心技術、重點環節,往往都是由具有“小巨人”潛力的“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的。
當前,我國正大力支持“專精特新”型中小企業發展。“只有這些企業獲得充分的發展,一大批中小企業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培育各自特色產品,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質量和水平。”許召元說。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