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氣傳動網
以前,在物流環節中,全靠人工操作來完成調度、記錄,到貨準時率只有40%。對于貴重貨物進出庫識別采用RFID方案,以手持人工掃描為主,容易導致漏檢,物料位置和狀態更是無法實時獲取,以至于出現管理成本高、效率低等現象。順豐DHL供應鏈中國聯合華為以康橋物流園區為孵化場,借華為數字平臺和全棧ICT技術,結合順豐DHL 50年來的物流行業積累和創新實踐,打造智慧新園區。
物流行業數字化轉型挑戰多。物流本質是端到端服務,從原材料到最終銷售甚至回收,整個鏈條都會涉及到物流,同時也會有很多企業參與其中,然而企業之間的信息無法打通,這是制約信息化發展的主要障礙。主要面臨六大挑戰,如順豐DHL上海康橋物流園區:
一、缺乏全局統一的運營中心:園區沒有全面直觀運行管理方式,包括園區內人員、車輛、泊位、倉庫等,缺乏園區運營可視、可管。
二、泊位管理自動化水平不高:對于貨車進入/離開泊位缺乏自動化管理手段。
三、能耗管理自動化水平不高:溫控庫溫度缺乏實時監控。
四、出入管理程序繁瑣:全部靠人工完成人員、車輛等出入管理,程序繁瑣。
五、倉庫叉車難于管理:叉車采用租用模式,且來自多個廠家,一些叉車無數據采集,一些叉車可采集數據,但存在保修處理不及時、檢修記錄不全面、更換配件周期長等問題。
六、園區安保技防不足:以人防為主,技防水平不高。核心安防區域需要多班輪值,安保人員投入較多。
因此,順豐DHL與華為云制定了“建連接”、“匯數據”、“+智能”的建設思路,并規劃了建設“1+4+10”。即一個中心、四個場景、十個需求。
一個中心:倉庫運營狀態、溫度狀態、叉車實時運行狀態、安防監控狀態、車輛調度情況等,可通過一個IOC大屏實時呈現出來,實現數字孿生。
四個場景:指綜合安防場景、便捷通行場景、資產管理場景、泊位管理場景。
十類需求:視頻巡邏、人車布控、告警聯動、遠程監控、刷臉通行、訪客管理、車輛識別自動放行、資產管理、資產盤點、軌跡追蹤、資產超區域報警、智能調度、泊位狀態可視化。
在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供應商中,華為是佼佼者,擁有自己的供應鏈、物流、倉儲,自2014年起,不斷完善供應鏈,建立數字化,打通了業務流、信息流、貨物流、資金流。并不斷布局物流行業,如煤炭物流、鋼鐵物流等,給行業客戶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
智能物流是物流行業發展必然趨勢,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融合,物流行業將迎來一次變革,成為物流行業降本增效、技術創新的關鍵利器。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