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國媒體日前報道中獲悉,全球市場調研公司Technavio發布了《全球電商市場》最新報告,并分析了2016-2020年間將對電商市場帶來重大影響的4大主流趨勢。
Technavio首席分析師UjjwalDoshi稱,“全球電商市場將在2020年突破3.6萬億美元,預期時段內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9%。最開始,購物者因為成本優勢被電商網站吸引;過段時間后,他們懂得了如何找到優質產品和好的購物體驗。賣家必須提供高效客戶服務、正宗產品、改善購物體驗,才能維持住電商客戶的忠誠。”
《全球電商市場》還分析了2016-2020年間將對電商市場帶來重大影響的4大新興趨勢:
賣家從電商網站轉向移動專享App
隨著智能設備用戶人數增加,移動App上面的電商交易量比網站更高。因此,很多賣家嘗試從網站轉向App-only服務。完全轉向App服務,也可能會失敗。因為很多發展中國家,比如非洲、印度、朝鮮的互聯網并不完善,會限制消費者網購行為。
2015年9月,印度電商平臺Flipkart的子公司Myntra轉入App-only服務。盡管最開始6個月公司銷量很低,隨后銷量很快回升。因此,轉入App-only領域,電商賣家需要推出一款App小版本,即使網速很慢也不影響網購,就像谷歌、Facebook和LinkedIn的App那樣。
實時競價(RTB)日趨增長
RTB(RealTime Bidding)實時競價,是一種利用第三方技術在數以百萬計的網站上,針對每一個用戶展示行為進行評估以及出價的競價技術。與大量購買投放頻次不同,實時競價規避了無效的受眾到達,針對有意義的用戶進行購買。
當用戶訪問一個網站時,SSP(存儲服務提供商)即向廣告交易平臺發送用戶訪問訊號,隨后廣告位的具體信息則會經過DMP(數據管理平臺)的分析匹配后發送給DSP(需求方平臺),DSP將對此進行競價,價高者會獲得這個廣告展現機會,并被目標用戶看到——從開始競價到完成投放,這一系列的過程僅需100毫秒,全部依托機器完成。
實體店轉向電商
隨著實體零售店銷量下跌,電商成為在市場上生存的另一個出路,特別是發達國家。線下零售店銷量下跌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showrooming”(展廳現象)。消費者先在商場看好商品進行體驗,然后上網搜索最低價進行購買。
而Webrooming(線上產品線下購)是showrooming的對立現象,也是電商市場的一個主要趨勢。指消費者查看某產品的評價,再在線下商店購此產品的行為。“越來越多的零售賣家開始提高其網絡影響力,主要因為如果在網上搜不到太多產品信息,消費者一般不愿意購買產品,”Ujjwal說。
跨設備營銷
跨設備平臺被看作是電商銷售的未來。因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通過智能手機和平板網購。2015年,全球18%的銷量是通過多種設備完成。比如,18%的消費者在一個設備上看到產品廣告,然后30天內會通過另一個設備購買同樣的產品。自2015年起,賣家們意識到跨設備營銷的潛力,近56%的賣家采用這種營銷技術來吸引更多買家。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