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梓鈞分析師。
隨著技術的發展與互聯網企業的不斷創新,以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頻頻出手,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模式創新與并購整合,布局了從傳統搜索、社交、游戲、電子商務到O2O、P2P等眾多新興領域,在消費級市場建立了龐大的生態體系,不斷改變著人們的消費與溝通方式。互聯網在消費領域的蓬勃發展,讓人們看到了互聯網在工業制造、產業協作等企業級應用領域的巨大發展空間與可能性。
這推動著互聯網企業紛紛將眼光投向價值更高、直接付費意愿與能力更強的企業級領域,以期復制“互聯網思維”的成功模式,重構傳統產業生態。于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也因此應運而生——產業互聯網。
產業互聯網四大重塑能力
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是全球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國戰略發展的必然需求。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已經率先意識到了互聯網在工業制造領域的發展潛力。德國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其思想是將生產設備聯網,靈活智能的配置生產要素,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美國的通用電氣(GE)提出的工業互聯網概念,意在通過網絡、傳感器等技術,實現機器間的連接,并最終將人機連接,結合軟件和大數據分析,重構全球工業。中國正處于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的關鍵時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13年8月就將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作為《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的一項重要內容提出,并將“兩化”深度融合作為未來工作的重要方向。由此可見,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必將是大勢所趨,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產業互聯網作為一個新興概念,目前業內對其尚無一致定義,但它是明顯區別于消費互聯網的企業級互聯網應用大市場,涵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生命周期,通過網絡提供全面的感知、移動的應用、云端的資源和大數據分析,重構企業內部的組織架構,生產、經營、融資模式以及企業與外部的協同交互,實現產業間的融合與產業生態的協同發展。
研發重塑:由單向度精英式引導向全互動草根式眾包變革。傳統的研發環節是以企業的研發團隊為主導,用戶參與度小,即便進行了市場調研,受限于樣本數量,分布等局限性,結果也往往不盡如人意,還要付出大量的時間,經濟成本。產業互聯網模式下,網絡成為了企業與用戶雙向溝通的渠道,加強了企業與用戶之間的互動,企業對市場需求的把握將更加快速,更加準確,同時用戶可以直接參與產品研發,集思廣益,實現了研發的眾包式變革。以小米為例,早在小米手機推出的一年之前,小米就在其網站上推出了基于Android系統開發的第三方固件MIUI,并吸引網友參與進行討論,根據用戶的反饋對其不斷升級,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用戶,更是積累了大量的用戶需求信息,讓用戶參與到了產品研發的過程當中,為其之后小米手機的暢銷提供了堅實基礎。
生產重塑:由大規模標準化生產向大規模柔性定制生產變革。早期的工業生產,是作坊式小規模的定制化生產,伴隨著工業革命與技術發展,逐漸演變為大規模標準化的生產模式,而現在,隨著用戶個性化定制需求的日益增強,生產模式又將向大規模柔性定制方向進行變革。利用互聯網云計算技術進行大數據分析,企業可以更快更好的了解客戶需求,處理生產環節產生的大量數據。利用物聯網等技術,企業可將產品與生產設備聯網,通過軟件控制,對生產要素與生產流程進行動態化,智能化的配置管理,實現定制化生產。海爾推出的個性定制服務,允許用戶選擇材質,容量,樣式,附加功能等多個項目,并將用戶的需求反饋至生產系統,實現了家電的量身打造,是家電行業的創新性嘗試。
銷售重塑:由簡單的線下推進向融合式全渠道營銷轉變。傳統的銷售環節,企業在線下尋找客戶,或者通過渠道商進行代理銷售,市場拓展面有限,利潤被盤剝。而采購方則長期受困于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等因素,需要進行復雜繁瑣的招標,資質審核流程,對買賣雙方都造成了大量的時間與經濟成本。互聯網的介入,加速了信息的交流與推廣,削弱了信息的不對稱性,尤其是電子商務平臺的興起,加強了市場的公開性與透明度,通過線上的交流帶動線下的互動,多渠道協同發展將給企業的銷售帶來新的活力。壁壘較高的行業可以通過建立垂直電子商務平臺,聚焦于行業內部,做到市場的細分與專注,提供專注于該行業的服務。如聚焦化工行業的中國化工網,將交易系統與專業數據庫向結合,提供信息服務,撮合交易,成為行業人士進行網絡貿易的首選網站。未來,借助網絡的實時性與互動性特點,針對一些產品可能會產生類似股票市場的動態定價模式,貨品價格會根據買方數量與報價實時調整,這些都將是未來互聯網銷售發展的可能方向。
協同重塑:由企業內部協作向全產業鏈協同變革。在企業內部,產業互聯網可以應用于云平臺辦公,多組織協同管控, BYOD的移動辦公等領域,加強企業自身的信息溝通與協作。在產業層面,互聯網一方面可以將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智能生產、移動辦公等獨立的應用領域連接起來,另一方面可以將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連接起來,形成產業鏈的聯動與產業生態的發展。試想汽車交易平臺產生的信息,通過互聯網的分析傳播,不僅可以指導汽車廠商的生產制造,還可以應用于上游零件商,材料商的研發與供應,同時還可以用于下游洗車店,汽車維修保養店的布局,幫助金融機構設計銷售貸款,保險等金融產品,甚至可以應用于政府部門進行車輛與交通管理,環環相扣,每一環產生的信息都可以應用于其他環節,信息的價值成倍放大。產業互聯網的未來,一定是要營造這樣一個共生的產業生態圈,盤活整個產業,實現多方共贏的局面。
如何掘金產業互聯網新藍海
產業鏈的流程重塑,將加速產品的革新與商業模式的改變,大量新的商機也將隨之產生,而產業互聯網也必將成為產業未來發展的一片新藍海。
面對產業互聯網,各行各業也出現了一些不理性的現象,有的跟風迎合,盲目投入,也有的對之不屑一顧,排斥抗拒,這些都是由于沒有看清產業互聯網的本質。產業互聯網是產業升級的推進器,是大勢所趨,但它不是靈丹妙藥,不能包治百病。產業互聯網帶來的,是技術、模式、思維上的改變,而商業運營的一些基本原則,例如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產品質量為保障,以科技創新促發展等并沒有改變,甚至會在互聯網時代得到更好詮釋。企業應該順應趨勢,結合自身及行業特點,尋找與互聯網的結合點,選擇可行的互聯網之路。
對于軟件與互聯網企業而言,應促使自身產品向平臺化、生態化發展,同時加強產品安全性、穩定性。軟件企業應加強自身不同產品模塊之間的交互融合,建立統一的管理平臺,幫助企業加強組織間協同并促進產品向移動化方向發展。互聯網企業應積極搭建公用平臺,如電商平臺、云計算平臺、軟件應用服務平臺等,引導行業用戶接入,為企業降低互聯網化的難度與成本。對于壁壘性比較高的行業,可優先選擇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理解行業運作模式,殺入產業圈內,成為游戲中的一員,整合龍頭企業經驗,渠道,資源的優勢,擴大自身產品在業內的影響力,吸引產業內其它企業的加盟。另外,由于企業用戶對于自身機密信息的高度敏感,以及產業運營,生產制造的復雜性,企業對產業互聯網安全性與可靠性的要求也就更為嚴苛。這就要求互聯網產品的開發者投入更多的精力與成本,打造出安全可靠的產品,為企業走向互聯網之路提供信心與保障。
對于傳統行業的企業而言,在涉足產業互聯網領域之前,首先要想清楚三個問題:企業自身需不需要互聯網?哪些環節需要?如何操作?做好戰略層面的頂層設計,才能走出互聯網化的第一步。企業的互聯化涉及生產運營的多個環節,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對于網絡技術的要求較高。大多數企業現在仍處于企業信息化的建設過程當中,信息化程度不足,IT技術能力有限,對于這些企業,不應盲目加大投入,建議優先選擇已有的,有實力的互聯網平臺進行加盟,在低成本實現互聯網化的同時,完善自身信息化建設。對于技術能力較強的企業,可發揮龍頭作用,建立平臺,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另外,企業在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之余,更要密切關注產業互聯網所帶來運營模式的轉變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提前做好準備,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
不可否認,產業互聯網的新浪潮已經來臨。雖然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現在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具體的發展模式尚未成熟,但正因如此,其中所蘊含的潛力與商機也還未得到充分挖掘,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伴隨著技術的發展與模式的創新,產業互聯網必將大力推動產業的升級發展,成為充滿商機的一片新藍海。企業應當以積極和包容的心態看待它,洞察機遇,調整自身,依托產業互聯網新浪潮,尋求自身更大的發展。(編輯/徐明)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