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 文/ e-works整理 )
在那些沒有統一作業方法、各項操作都會因人而異的生產現場,無從判斷業績是好還是壞,所以也很難去實施改善。因此,制定作業標準、實現標準作業非常重要。
目前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鋼鐵產業互聯網專委會正在征集鋼鐵產業互聯網相關標準起草意見。如您有好的建議,可與秘書處聯系:1880084688 豐田方式的優勢就在于“在現場形成標準作業” 大野耐一,著名的豐田生產方式的創始人,被日本人稱為:“日本復活之父”、“生產管理的教父”、“穿著工裝的圣賢”,1912年出生于中國大連。 他指出:沒有標準就等于沒有改善! 很多企業會把辦公室職員制定的作業標準往現場一扔,然后以命令式的口吻對員工說:“按照這個執行。” 之后,辦公室的職員們常會抱怨說“現場的人不愿意去照做”,而現場的人員也會很不滿地說“沒有考慮實際情況的作業書根本沒法執行”。 其實,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就在于雙方缺乏溝通,無論頭腦中想象的標準有多完美,到了現場后也可能立刻被推翻。 對于這個問題,大野先生說過:“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切地把握實際,然后再逐步加以改善,最后形成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標準。”他同時提出了標準作業書的三個方面: 切實反映現場情況 能夠在現場運用 能夠繼續加以改善 而且他強調:“作業書沒必要做得很漂亮,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實踐上。”這就是大野先生獨特的思維方式。 在制定標準作業書等文件的時候,很多人會希望將它們做得更完美,所以會不惜花費一兩個月的時間去整理。而大野先生認為:“愚蠢的人才會在準備文件上浪費一兩個月的時間,重要的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在現場推行,作業標準也應該不斷地進行改善。” 在豐田公司,每一個標準作業書上都會簽上最后的完成日期。 然后,管理者們就要努力去尋找更有效、更簡單的作業方法。還要積極地向操作人員咨詢“哪里有問題”、“哪里不合理”等意見,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改善。如果改善的結果很好,那么就要立刻更改作業標準。 在改善氛圍濃郁的生產現場,標準作業書的更換會非常頻繁,絕對不會出現文件上落滿灰塵的情況。 大野先生經常會說一句話:“先別急著追求完美,在實踐中慢慢地積累和改善。”如果文件制作得過于完美,那么現場的工作人員就不會再去動腦思考。同樣道理,不完善的標準作業書反而會讓人們有更多的發揮能力的空間,提出“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等建議,這就是大野先生的工作方式。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