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騰瑞法之家
在傳統金融的產業鏈上,供銷企業很少被銀行關注,傳統金融服務從單個行業、企業出發提供服務,不關注流程和交易。
供應鏈金融就是集物流、商業、信用、金融為一體,將貿易中買方、賣方、第三方物流、金融機構緊密聯系在一起,實現用供應鏈盤活資金,同時用資金、乃至信用拉動供應鏈的作用,這是普惠金融的最佳實現路徑。
核心企業和供應鏈、經銷商三方是密切關聯的,如果供應鏈的融資成本在10以上,甚至在15以上,最終他的成本一定會轉嫁到核心企業身上。
既然融資這么難,那么一定會把融資成本加上去。現在很多銀行看到了這樣一種商機,成立了交易銀行部,央企為了獲利也成立了保理公司。作為核心企業來講,越來越多的財務領導認識到供應鏈成本最終會轉嫁到他身上。
供應鏈金融的特點,第一是必須以核心企業為中心,以供應鏈為基礎,金融是供應鏈潤滑劑;第二是一定要閉環,因為不閉環的話,就難以控制現金流。閉合式資金運作,是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剛性要求,還款來源自償性和操作封閉性。
全鏈條的供應鏈金融其實涵蓋的非常多,訂單、生產、交付、結算。現在銀行、社會保理公司做的供應鏈金融90%以上都是做的綠色區域,而中小企業真正需要的是訂單和存貨。往往大的制造業要求他們的供應鏈定向采購,比如寶鋼要求預付款。
很多人認為產業互聯網很難做,或者像消費互聯網一樣能夠燒錢解決。像百度、騰訊、阿里這樣的消費互聯網領域企業是靠草根發展起來的,他們的創始人都是草根,但是在產業互聯網這個領域內草根很難,沒有大企業的資源往往很難,而且大企業往往有一個習慣都喜歡自己干,這時要怎么把它整合起來?
中國應該做的既不是大型壟斷企業自己搞的供應鏈金融,也不是金融機構純粹自己搞供應鏈金融,它一定是平臺化的供應鏈金融。
看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路徑,兩三年前都是線下的。任何大企業不可能把供應鏈金融放到一家銀行身上,因為每家銀行在3、6、9、12月的時候有額度管控,所以供應鏈金融最終一定會走向平臺架構,N個銀行、N個核心企業、N個供應鏈。
在整個互聯網邏輯里,中間這個模式非常像垂直電商,垂直電商最大的一個劣勢是天花板,對于垂直電商來講,一萬家是它的天花板,但是對于綜合電商來講可能是一百萬、一千萬,這個時候的邊際成本就會無窮低,這個時候怎么去跟平臺解決。這就是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共享平臺的發展路徑。
整個互聯網邏輯里,核心是免費的。其實這在產業互聯網也存在,需要的是免費“共享”平臺服務。我們商業模式中還有極簡思維,現在去超市都是用微信、支付寶支付,很少有人身上會帶錢、信用卡,產業互聯網也會往這個路徑發展。
供應鏈金融到底如何創新?
供應鏈金融的本質在于企業授信方式的創新,新型模式是在產業升級和技術驅動下的基于數據的授信模式。
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將進一步提升供應鏈金融的風控能力,降低業務的綜合成本。
供應鏈金融市場擴大
相比傳統供應鏈金融“商業銀行+核心企業”的模式,整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得到的擴充。
(1)數據是開展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數據方從原來的核心企業拓展到物流公司、電商平臺和ERP廠商等,這是產業互聯網化、信息化提升的必然結果。
(2)融資渠道多元化,除了商業銀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小貸公司、擔保公司等拓展了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渠道,不同的資金來源匹配不同的業務模式。
(3)從供應鏈(圍繞一個核心企業)到產業生態圈(拓展到所有相關行業)使行業內和相關行業之間形成有機的生態圈,創造新的商機。
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
(1)滲透到更加長尾的市場,信貸產品碎片化、定制化,滿足小額、高頻、緊急資金需求。行業也從大宗商品、基建拓展到農牧、零售、電商等。
(2)流程線上化。在線提交申請資料,遠程視頻盡職調查。
(3)大數據征信,線上采集的數據維度增加。小微企業征信可借鑒消費金融業務的個人征信,通過對交易數據和非交易數據建立評分模型,進行自動化審核。
(4)數據共享程度和信息透明度提升,多方監控,動態風險管理。
供應鏈金融的盈利空間增大
傳統的供應鏈金融的利差空間有限。一方面,貸款利率在年化10-18%之間。供應鏈金融的終端客戶可接受的利率水平較低。另一方面,資金成本一般在5-8%之間,銀行資金最低的成本為5%。
在創新模式下,業務的靈活性豐富了供應鏈金融的收入模式,通過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務拓寬收入來源。
金融科技也幫助壓縮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成本空間。運營成本通過全程電子化批量交易來降低;風控環節大數據分析企業的主體信息、貿易信息、融資信息等,通過信用畫像和決策算法,降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風險溢價;
通過核心企業來批量獲取中小企業客戶,交叉營銷。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的綜合成本率可從18%降低到13-14%,成本降低1/3左右。
供應鏈金融創新風控升級
(1)加深對行業的理解,尤其對垂直行業的影響因素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包括產業政策、行業格局、風險因素等。
(2)數據為王。將大數據征信應用到小微企業貸款領域,注重歷史交易數據、外部數據積累和挖掘,動態數據的監控。
(3)線上、線下相結合。核心企業的盡職調查和交易真實性審核,包括質押物的監控。
(4)增信手段的應用。綜合運用擔保、無限連帶責任、風險保證金、承諾回購、購買保險等手段進行風險控制。
通過完善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不斷創新服務內容和形式,促進服務升級,在這樣的融資服務創新發展模式下,促進實體企業拓展和盈利增加。
產業互聯網定義:產業互聯網是指利用互聯網連接企業與企業之間商品流通,提升產業鏈與供應鏈協同效率,具體包括B2B電商平臺、供應鏈金融平臺與網絡貨運平臺等多種平臺業態。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