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北京6月22日電(記者畢磊)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互聯網的應用普及,平臺經濟模式迅猛發展。時至今日,具有高度粘性的平臺經濟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中,指出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更大激發市場活力,聚焦平臺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大政策引導、支持和保障力度,落實和完善包容審慎監管要求,推動建立健全適應平臺經濟發展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著力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更大激發社會創造力。
平臺經濟的政策紅利已然釋放,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傳統企業更需要利用產業平臺打通告缺和流通之間的瓶頸,實現產品的有效銜接。創新營銷模式,降低運營成本,創造新的盈利點,獲得更高利潤。平臺經濟將成為加快傳統企業轉型的重要推動力。
山東省政協常委、巴龍·央聯萬貿董事長姜俊平表示,平臺經濟是以商業模式創新為驅動,以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為支撐,以共享共贏的理念、優化資源,實現有效需求、有效供給、多產融合、協同發展,最終形成產業集群、與城市集群、有機結合的生態化、可持續、良性循環的新型經濟業態。
“第一輪平臺經濟的競爭已經結束,是以消費互聯網為核心的競爭,第二輪平臺經濟的競爭剛剛開始,是以產業互聯網為核心的競爭。”姜俊平指出,未來十年是平臺經濟推動實體經濟變革的十年,是產業集群與城市集群、協同發展的十年。未來幾年全球產業互聯網、將有100萬億以上的市場,未來不再有公司、只有平臺。
據了解,巴龍集團先后在青島保稅港區打造了海關查驗服務中心、食品展示交易中心以及體驗交易中心,形成了國內首個集海關查驗通關、保稅倉儲、展示交易于一體的全品類、全流程、全追溯、數字化、場景化、一站式、集成化食品專業服務共享平臺;另外,建立互聯網、供應鏈、閉環金融、品牌集群四大服務系統,與青島自貿區、“三大中心”形成山東十六地市本土化、現代食品產業共享平臺,對山東最具優勢的食品產業、優化升級、協同發展,有望形成山東1.3萬家食品企業、3萬億以上的產業鏈規模。
“以海關查驗服務中心為例,投入運營以來,海關派員入駐查驗中心,搭建關企合作平臺,推行關企一體化辦公,關企深度合作、緊貼現場辦公,實現一站式、一體化查驗通關,效率提升75%以上,速度由原來的2小時縮短到現在的半小時,帶動青島口岸今年第一季度肉類進口量同比增長1.64倍,為食品進出口企業提供了最強的硬件、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服務,業務量翻倍增長,吸引了國內外貿易回歸青島。”
據姜俊平介紹,黃島海關入駐巴龍·央聯萬貿港海關查驗中心,是加強青島市進出口貿易監管、推動外貿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查驗中心作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具備境內關外功能,是入境一線區域,能夠有效推進和推行港區聯動,保障暢通無阻的貨物流向、流轉、查驗和技術崗。國內外食品進出口企業充分利用這一合作平臺,讓全球優質安全綠色食品進入國內市場,也讓更多的國內優質農副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已經有二百余家行業內百強企業和二十余家國家一級協會與平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入住平臺。”姜俊平指出,國外優質商品進入中國,有助于完善國內市場體系,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巴龍集團也在借助央聯萬貿城這個平臺,將國內的優質產品送出國門,提高中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各類服務業的價值鏈或者價值網絡里都存在著搭建平臺的機會。平臺一旦建立,就能夠吸引各種資源加入,發揮平臺的集聚效應,推動整個產業的資源向平臺傾斜,創造出巨大價值。平臺經濟作為創造和聚焦價值的橋梁,正日益成為服務經濟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
不僅如此,平臺通過對產業資源、市場資源的整合,可為企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企業進行持續創新,以獲得和鞏固競爭優勢。平臺企業自身為了實現高附加值和高成長性,也要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而這些創新帶會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