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邦動力訊】網店管家創始人兼CEO劉義在億邦未來零售大會“新流量、新平臺、新增長”峰會上發表了《沒有數字中臺,再多的分銷渠道也只是賣貨》的主題演講。他認為,企業數字化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目前正在進行的消費者數字化;第二個階段是電商ERP的階段,是后端的數字化,以承接前端的消費者數字化;第三個階段是將生態合作伙伴連接在一起的產業互聯網階段。
劉義表示,隨著直播等生態的盛行,轉化率變成一個非確定性的變量。他說,越來越多的品牌商和有前瞻性的企業在關注中臺建設,銷售渠道的數字化變成一個趨勢。他指出,銷售渠道真正數字化之后,商家對于物理的庫存和倉儲作業的需求將大大降低,而更亟需做的事情是將流量轉化成數字化的訂單。網店管家將倉儲合作伙伴、生產合作伙伴、供應商等連接起來,通過生態的力量抵御前端的不確定性,使渠道商變得更有戰斗力、效率更高。大會以“上新”為主題,舉辦新流量峰會、新國貨峰會、跨境電商年終論壇、產業互聯網年終論壇四場大會主論壇;以及新消費趨勢閉門會、直播短視頻專題課、馬蹄社年終大聚會等一系列主題活動。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以下為演講實錄:
劉義:
大家下午好,我是網店管家CEO劉義,前面的嘉賓分享的大部分是關于怎么引流、怎么賣貨的一些經驗和思考。我們的位置稍微往后靠一點點,主要是幫大家解決“怎么把貨發出去”的問題。大家都知道,貨發出去了不一定能夠賺錢,后續還有一堆的成本等著大家。
我就從新流量的角度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一些思考,因為這次的一個主題就是“上新”,其中一個關鍵詞就是“新流量”。聽到“新流量”大家很開心,因為能夠幫我們賣貨,但是新流量也帶來一些問題,我們今天說新流量繞不開直播流量,今天的會議當中嘉賓分享的,我看至少有3家提到了直播的事情。我們有一個用戶也是目前在直播領域最頂尖的其中一位,他每天正常情況下的訂單量只有兩三千、三五千。但是一旦做活動,訂單量可能一天就有七八萬的訂單量,甚至十幾萬。這次雙11有50多萬單。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大家想一想,我是為每天三五千單配備20個倉庫的作業人員呢,還是為每次活動七萬單、八萬單的訂單量配備200個倉庫的作業人員?這就是他面臨的問題。當然比這個更嚴重的,是接下來的備貨的問題。
但是有一個東西一直是一個迷,就是它的轉化率。
這次雙11過后大家不知道有沒有關注,朋友圈里有一篇文章,是關于很多商家在質疑某些KOL轉換率的問題,其中有一個商家花50萬請了好幾位有數百萬粉絲的主播給他帶貨,但是實際上的銷售額只有五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這個事件。我們知道,一個商家愿意花50萬去找人帶貨,那么他背后的庫存準備不會少于500萬,所以他的損失不僅僅是50萬的損失,后面至少壓了500萬的庫存。
因此,在我們歡欣鼓舞地去享受新流量紅利的時候,也要考慮很多新的問題,包括前面提到后續的倉儲作業的問題,還有備貨的問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低估了這個流量的轉化,導致超賣。最近大家有沒有關注一個新聞,就是這個小伙子也是做直播的,最后貨供不應求,流量轉化太好了,備貨不足,竟然去偷,后來被抓起來了。庫存電商領域會誕生下一個“阿里巴巴”嗎?不管怎么樣,所有的商家賣庫存的時候都是不開心的,今天我從品牌商的角度分享一下,有些品牌商他們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
有一家非常知名的傳統文具品牌,是我們的客戶。它在全國各地有數十家傳統的銷售渠道,就是以前傳統的代理商,而這些代理商這幾年也在天貓、京東紛紛開店了,這個時候相對于傳統的線下的銷售,線上的銷售不可預測,往往某個渠道一搞活動他自己的庫存就不足了,然后要向總部、品牌商調貨,導致最后發貨的周期非常的長。所以去年開始,這家品牌商在寧波建了一個中心倉,所有的銷售渠道部分品類已經不再自己囤貨了。當銷售渠道有了訂單之后直接的發給品牌商的中心倉,中心倉直接配送到消費者。他之所以能這樣做,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這兩年我們的物流時效大大的提升了。一個包裹從寧波發到石家莊,跟從天津發到石家莊的時效幾乎差不多,能做到隔日達,甚至次日達,所以從消費者的體驗來講并沒有太多的差異。他這種做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銷售渠道的存貨壓力。另外,品牌商相對于銷售渠道商更愛惜自己的羽毛,在服務上面會做得更好。
在這個案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趨勢,我們一直在說銷售渠道的數字化,在這個案例當中,銷售渠道真正的數字化了,他們已經不再有物理的庫存了,不再有倉儲作業了,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流量轉化成銷量,轉化成數字化的訂單,其他的交給了品牌商。大家可以想像,當這家品牌商完成了它所有品類的這種模式的轉變之后,它的渠道就將會更有戰斗力,效率會更高。
我講另外一個例子,這是一家食用油的一個傳統品牌,它跟前面的案例差不多。他們的傳統的渠道也開始在線上賣貨。但是食用油大家知道,食用油庫存的調撥面臨的問題比前面的文具品牌更復雜,因為體積更大,重量更大,物流成本更高,而且更致命的是食用油有保質期,如果不能夠盤活庫存,對于品牌商、對于渠道商都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壓力。他們做了一件跟前面案例不太一樣的調整。首先他不改變傳統銷售渠道的備貨方式,貨還是發到代理商這邊,只是當代理商的線上訂單超過了自己的備貨庫存的時候,將訂單發給品牌商,品牌商根據掌握的各個渠道商的庫存情況,將訂單進一步調撥到有發貨能力的分銷商這邊,讓分銷商去代為發貨,一方面幫助了銷售商消化訂單,另外一方面幫助了有庫存的代理商消化了庫存。之所以這樣做而不是讓分銷商、代理商之間直接發生這個關系,有它的考慮。他說我們這個品類不太一樣,因為我們有區域的價格保護,所以把這個訂單的調撥權掌握在品牌商的手上。
前面是從大的邏輯上給大家分享了怎樣通過信息化手段,通過渠道數字化實現庫存的共享,實現給代理商分銷商賦能,具體到實際的業務操作當中,有很多問題要解決,遠遠沒有畫一個流程圖那么簡單。首先具體到訂單的交付主要有這么幾個環節需要處理。
第一,銷售方要把訂單遞交給發貨方,或者是調度方,有可能不同的代理商用的是不同的ERP系統。怎么能夠整合在不同的系統實現訂單的調撥?另外發貨方怎么把最后的發貨情況、發貨狀態回傳給銷售方?還有怎么把庫存共享起來?因為我的發貨方、我的供貨商可能有十幾家,甚至二十幾家。最后我們之間怎么結算?這就是我們系統在具體的實際操作層面給他們要解決的問題。
前面我提到了超級網紅。他們做直播的,前面我提的問題,也就是他是為每天三五千單準備20個作業人員呢?還是為每天七八萬單準備200個操作人員?實際上他沒有倉庫。他把自己所有的貨品委托給幾家云倉去發貨,通過我們給他提供的網狀的分發系統,將他每天的訂單根據訂單量去分發到3家云倉去實現發貨。今天我們的標題提到的是數字化中臺,但是我們根據這兩年的觀察發現,越來越多的品牌商,越來越多的有前瞻性的企業,已經不僅僅關注自身的中臺建設,他們看得更遠,他們開始建設自己的生態網絡。前面我們提到了,前端的流量已經很難預測,有可能你想著今天能夠有10萬單,像雙11,但是最后可能三五萬單,有可能你以為今天只能賣兩千單,但是今天一爆發,賣個五萬單,在這種前端的流量轉化率不確定的情況下,我們單體企業是沒有足夠的彈性去消化更多的產能,我們的供應鏈是很難做到柔性的。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只有把我們的合作伙伴,把倉儲的合作伙伴、生產合作伙伴、供應商,通過網絡把他們串在一起,通過網絡的力量,通過生態的力量消化、抵御面對前端的不確定性。
最后大家可能還是會有一個疑問,標題的下面,我自我介紹的時候都說我是網店管家的CEO,但是在PPT里面看到的是吉客云。這個跟大家解釋一下,吉客云是我們在網店管家的基礎上做的新產品。2002年的時候,我剛大學畢業一年,當時看到了電商行業的前景。雖然當時淘寶都還沒有開起來,當時只有ebay。作為理工男,唯一能做的是為這個行業開發一款軟件。我做到現在已經做了17年了,頭發都做白了。2016年的時候,三年前我們意識到電商只是企業數字化的一部分。
我們企業數字化至少目前看它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我們現在大家在做的,消費者已經數字化了。我們怎么用訂單的數字化去承接消費者的數字化?這就是電商ERP的階段。接下來企業已經開始面臨第二個問題,我們后端的數字化程度不夠,已經越來越難應對前端的數字化。
舉個例子,這次我們雙11有很多用戶一天的銷量超過100萬單,發貨大家發的很開心。大家想一想,這100萬單如果消費者都要求開發票,你們的財務能夠在一周之內開出100萬張發票嗎?據我了解,大部分企業做不到。為什么做不到?因為我們的財務沒有數字化。如果大家覺得這個例子太極端,我退一步來說。雙11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了,大家的財務有沒有把雙11的賬算清楚?你們是不是真的精確掌握了雙11賺了多少錢?我們知道,100萬單貨發出去,10%到2%的各種退款、換貨。其實這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講是一筆糊涂賬,之所以是糊涂賬,還是回到我前面所講的,我們后端的數字化。是因為企業內部并沒有做好相應的數字化閉環,不光是財務,還包括供應鏈。
另外,我前面提到了,在前端實現數字化之后,供應鏈這邊必須依賴于生態合作伙伴才能夠應對流量的不確定性。因此,怎樣把我們的生態合作伙伴連接在一起、怎樣打造我們的生態網絡,這也是接下來所有的企業必須面臨的問題。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第三個階段,就是產業互聯網的階段。我們新的產品基于對于未來企業數字化的這兩點思考,已經做了快3年了,但產品本身還在打磨當中。已經有部分用戶,包括前面提到兩個案例,因為在目前的市場上確實找不到能夠匹配他們這些需求的產品,已經開始用我們的系統做實際的業務操作。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