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在烏鎮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企業家高峰論壇”上,美團創始人兼CEO王興表示,數字經濟最終發展起來,需要供給側全面數字化。他認為供給側數字化是一個比需求側數字化更任重道遠的事情,是巨大的機遇,同時也是很大的挑戰。在去年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王興提到,過去20年,需求側的數字化逐漸完成了,但是供給側的數字化才剛剛開始。
王興還談到產業互聯網。他認為,社會的需要就是企業的機會,美團就是聚焦于吃,通過供給側數字化,為商戶提供全方位服務,最終實現“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
王興最后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幫助餐戶數字化的同時,企業自身也要做好數字化,這樣才能更好地助力外部。
我想講的還是供給側數字化。因為我們知道數字經濟有買家、有賣家,有需求側,也有供給側。需求側的數字化是容易的,因為大家都用智能手機,每天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在手機上,但是供給側數字化會慢很多。
以美團為例,過去一年里,有4.2億用戶在我們平臺上花過錢,我們合作的商戶有590萬。更重點的是這590萬商戶怎么樣數字化,從他們的經營管理,他們的菜單、桌臺以及他們的員工管理,還有他們的采購都要數字化,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覺得供給側的數字化是要進行很多年,所以需要持續地做。我去年講,今年講,如果明年還來的話,我還會講供給側數字化,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事情,而且供給側數字化的深度更深。
以美團為例,對外賣而言,需求側是消費者,供給側是餐廳,但是餐廳也有他的上游,他還有自己的采購商,一直到田間地頭,所以這個價值鏈是很長的,怎么樣把供給側價值鏈逐步地數字化,我認為這是巨大的機遇,同時也是很大的挑戰。
因為商戶供給側更理性一些,他是否數字化自己是會算帳的,不像消費者,消費者最后的產出不是賺錢,產出是快樂,或者只是消磨時間,所以消費者的數字化是容易的,但是商戶那一側是要精打細算的,時間會長一點,步驟慢一點。
我相信數字經濟最終發展起來,需要供給側全面數字化。
說到產業互聯網,我認為各行各業都大有可為,機會是大把的,做這個事情還是真的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完全滿足了嗎?肯定還沒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徹底解決了嗎?也沒有,還有問題需要解決。那我覺得社會的需要就是企業的機會,我們得去做這件事情。
我覺得有兩大方向,一種是做一個通用的技術,各行各業在任何方面都要用,例如5G;另一種是聚焦某一個行業,你把這個行業的各種問題、各種需求利用各種技術集成解決了。
就美團而言,我們更多的是后一種做法。因為美團的使命是“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吃是我們的核心。那么吃的一種方式是買菜,所以我們有美團買菜,吃的另一種方式是餐廳做給你吃,所以我們聚焦餐廳這個行業去給餐廳提供服務,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消費側現在都數字化了,都用智能手機,但是餐廳的管理還沒有IT化、數字化,所以我們有一個產品是做餐廳管理系統(RMS),讓餐廳把他的桌臺、菜單、人員管理乃至采購都數字化,提高效率。現在大概有幾十萬家餐廳用我們的硬件加軟件解決方案。
餐廳不光是要管理,還需要采購原材料,所以我們有一個美團快驢這個業務,提供餐飲供應鏈服務。我們給全國數十萬家商戶提供原材料采購,讓他們效率更高。而且我們還可以逐步實現溯源,蔬菜質量有保證,上游的集中采購更有效率。
所以我們是聚焦在吃這個行業,利用各種新的技術,包括IT化,包括數字化,也包括IoT,各種集成的方式,不光是純數字化,而是你要提供實際的服務,幫他解決實際問題。這是美團的做法,當然我覺得其他的做通用技術也是很有機會,所以我認為是在產業互聯網方面,各行各業都大有可為。
談到中外數字經濟的比較,我們不一定非要說誰做得好一點,我們是一個合作的關系。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好了,對外國有幫助,別的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好了,對中國也有幫助。大家一是經常討論消費升級,另一個是大家經常討論供給側改革。我覺得在很多領域,至少在美團所從事的領域,跟吃相關的領域,中國的消費升級需要進行全球的供給側改革才能夠滿足。
因為很多物產是跟氣候相關,例如中國原來不太吃牛油果,我小時候是沒吃過的,前幾年有了。這是一個健康生活方式的代表,中國有很大的消費能力,牛油果的需求就暴漲了,這是消費升級的需求。但供給側不能完全跟上,光在中國的廣西、海南加快種植也不夠,還得從別的國家采購,所以要滿足中國消費升級需要進行全球的供給側改革。這個時候經濟更多的是合作關系。
我們既然談數字經濟,一個本質的原因就是移動比特比移動原子更快更便宜,效率更高,那么在貨物移動之前,我們需要把需求的信息,各種實際的信息數字化,先在數字層面能夠達成交易,再談好協調。因為在實體層面需要全球統一,那么在數字層面需要更早的進行統一。
另外,打鐵還需自身硬。美團要想助力其他商戶為建設數字中國做貢獻,我們首先還得把我們自身的公司內部運作進一步數字化。
雖然美團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公司,2010年才誕生,但是我發現過去幾年因為科技不斷進展,企業能夠運作的數字化程度是在不斷地提升,所以我們在這方面還得持續地做,先把內部的經營數字化做得更好,然后才能助力外部。來源:產業互聯網情報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