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還面臨供給與需求不匹配、成本持續上漲、創新發展動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迫切需要加快轉型升級。產業互聯網的出現增強了信息技術的“賦能力”,為實體經濟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供了重要契機。
近年來,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還面臨供給與需求不匹配、成本持續上漲、創新發展動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迫切需要加快轉型升級。產業互聯網的出現增強了信息技術的“賦能力”,為實體經濟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供了重要契機。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筑牢高質量發展的實體經濟根基。
眼下,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從消費互聯網階段發展到產業互聯網階段,信息技術的“賦能力”進一步增強,其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加快了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進程,從根本上改變了經濟發展模式,重塑了全球產業鏈分工。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如何充分認識發展產業互聯網的廣闊前景,更好把握其重要內涵,釋放其內在潛能,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是我們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課題。
我們認為,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第一次互聯網熱潮中,互聯網技術主要在消費領域進入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門戶網站、電子商務、在線游戲等主要商業模式的終端用戶幾乎都是消費者,這一階段的互聯網因此也被稱作“消費互聯網”。
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成熟和商業化,產業互聯網這一互聯網發展的新階段正在到來。
產業互聯網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建立覆蓋企業生產經營各部門、各環節的廣泛連接,并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術改善企業經營活動的精準性、敏捷性,提高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
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差異:
在支撐技術上,產業互聯網的技術基礎不僅包括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網絡連接技術,而且包括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據存儲、處理技術,以及虛擬現實、3D打印等產業應用技術。
在連接對象上,消費互聯網主要實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而產業互聯網以萬物互聯為目標,更強調生產設備、產品、服務、應用場景相互之間及其與用戶的連接。
在數據利用上,消費互聯網時期受制于通信網絡、算力和算法等方面的限制,難以對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存儲和深度挖掘,數據的價值無法得到充分體現;產業互聯網則以數據為核心要素,既要求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數據采集、流動、反饋,又致力于實現基于實時在線數據的實時分析、自主決策、學習提升,實現核心業務的自動化、智能化。
在應用對象上,與消費互聯網的服務主要面向終端消費者不同,產業互聯網提供的各種應用的主體是企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制造、營銷銷售、售后服務等生產活動全價值鏈流程,從研發部門到財務、生產、營銷等部門的全領域,從企業本身到企業上游供應商、下游分銷商和用戶的全商業生態。
馬化騰曾指出,互聯網公司不是與傳統企業賽跑競爭,而是作為其“數字化助手”,做好連接器、工具箱和生態共建者,幫助實體產業在各自的賽道上成長為世界冠軍。
產業互聯網引發的傳統產業變革也意味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更為廣泛的應用,從而可以帶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產業化和相關產業的高速成長,為我國發揮市場優勢提供更多機遇。
通過發展產業互聯網,發揮自動化、智能化的設備和系統的作用,不僅有利于企業節約工資支出,降低生產成本,還能夠優化生產工藝,從而提升良品率、降低原材料損耗、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改善生產效率。
許多制造企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全面整合產品和服務,開展在線監測、個性化定制、信息增值服務、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解決方案等服務型制造活動,不但增加了用戶黏性,而且通過把一次性的產品銷售收入轉化為持續的服務收入,促進了收入與利潤的增長。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