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了這身技藝。
一切似乎和平時一樣,一切又似乎和平時不太一樣。
4號轉爐白班作業長張斌今天下班后,就一直沒有離開崗位,看看自己工作了許多年的操作室、休息室和爐臺,似乎怎么都看不夠。每一個角落都有滿滿的回憶,每一位同事都是難舍的“戰友”。
-“張作,等會要不要親自動手煉兩爐。”
-“好!”
在這個深秋的夜里,張斌和他的同事們將用陪伴的方式向他們的“老伙計”揮手告別。
3號、4號轉爐的永久性關停,對馬鋼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以此為標志,馬鋼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三年計劃圓滿完成。
日出東方,距離告別的時刻越來越近了。
在當天上午9時舉行的北區煉鋼系統永久關停儀式上,股份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光亞致辭后,數十名“功勛職工”與事業部領導合影,并在紀念條屏上一一簽字留念。
上午9時38分,隨著最后一爐鋼水出完、3號轉爐的爐門緩緩關閉,長材事業部北區的4座轉爐成為歷史的記憶,全部永久性關停。大家紛紛用手機和相機記錄下歷史的瞬間,讓這動人的一刻在鏡頭停留,在心頭永駐。
歷史與未來在這里交匯,北區煉鋼系統所有職工于這一刻整裝再出發。展望未來,他們信心更堅定,斗志更昂揚。他們立志在新的崗位上創造出新的業績,為馬鋼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政策背景
國務院2013年10月發布《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提出鋼鐵行業嚴禁建設新增產能項目,項目建設須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
2016年,工信部出臺《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提出各地一律不得凈增鋼鐵冶煉能力,結構調整及改造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產能減量置換。
2017年,鋼鐵行業不僅超額完成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5000萬噸化解過剩產能目標任務,更是將困擾鋼鐵行業發展多年的毒瘤1.4億噸“地條鋼”全面清除。鋼鐵行業發展環境不斷完善,企業效益日益改觀。
無論是化解落后產能,
還是進行結構調整,
都是中國鋼鐵行業
在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
努力提升發展質量、
持續進行轉型升級的深刻寫照。
中國的鋼鐵企業和鋼鐵人,
正在用信念和擔當,
讓鋼鐵這個特殊行業的“筋骨”
變得更加夯實、強壯。
中國鋼企,從未停下他們的步伐......
寶武
深化“聚焦融合,創新發展”,形成了一套“戰略引領、系統籌劃、體系推進、方法創新”的企業并購后整合融合理念,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河鋼
搭建供應鏈金融平臺,打造以集團為核心的服務上游中小供應商的產業生態圈,將全產業鏈打造成價值鏈。與下游企業共建高端產品創新研發中心和協同創新聯盟,深入掌握戰略客戶潛在需求,堅持以客戶結構高端化倒逼產品結構升級。
首鋼
以提高管理能力為上,突出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
沙鋼
圍繞提升運行質量,抓好精細管理,有效提高了各層級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產量和效益指標均保持了較高增長水平。
山鋼
統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三年行動計劃、科技創新規劃、循環經濟產業發展規劃,堅定不移培育綠色、智能、可持續比較優勢,做強做優鋼鐵主業。
三鋼
強化靈活經營,提升運行質量,以保證質量、品種為前提,強調協調組織,通過實施一體化采購,合理控制原燃材料采購節奏,獲得較低的資源采購價格。
柳鋼
堅持穩產、高效、低耗的生產原則,以銷定產、效益優先的經銷原則,擇機采購、控制成本的采購原則,運行質量持續改善。
鞍鋼
構建集智能裝備、智能工廠、智能互聯于一體的智慧制造體系,推進大數據挖掘,應用互聯網思維實現營銷渠道優化完善、打造新業態,實現鋼鐵生態優化拓展。
包鋼
與中科院合作開展稀土軌、稀土風電用鋼等高品質稀土鋼產品的研發取得突出成果。
南鋼
大力推進冶金機器人創新集成應用,開展全流程智能制造,走出了一條精益制造、敏捷交付、個性定制、高效生產的新路。
杭鋼
通過去產能促轉型,業務結構、產業結構和資本結構均得到進一步優化,整體呈現出產能壓縮、結構優化、效率倍增、平衡轉型的良好態勢。
安陽鋼鐵
緊盯時間節點加快環保項目建設,以最先進的技術、最成熟的工藝、最好的裝備配置,確保實現綠色生態轉型。
......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繼續奮斗,揚帆遠航。
讓我們為一代又一代的鋼鐵人點贊
共同譜寫更加輝煌的明日華章!
部分文字節選自:《馬鋼日報》 張泓 豆天普 王賓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