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
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馬云在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
“新零售”到底為何物
來自百度百科的釋義:企業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未來電子商務平臺即將消失,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才會產生新零售。線上是指云平臺,線下是指銷售門店或生產商,新物流消滅庫存,減少囤貨量。
放之于鋼鐵行業,那恐怕就是要徹底解決我們頭疼的兩件事:
庫存,物流
/
企業庫存管理中普遍存在“牛鞭效應”
在一般的企業庫存管理中普遍存在庫存量過高以及整個供應鏈中需求變異放大的問題(即“牛鞭效應”)。為了保障企業的準時生產,很多企業都存在庫存量過高的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銷售預測不準確。公眾需求具有易變性,很多因素都會引起不規則的購買傾向,從而導致一般用戶和代理商需求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加之與下游企業的信息溝通不流暢等等,都增加了銷售預測的難度。
策略的失誤和及時控制的能力較差。這種不確定來自訂購部門本身。牽涉到是否有合理的訂貨策略,對上下游企業的供給及需求等信息是否了解準確及時等。
訂貨周期的不穩定。這主要取決于自己的供貨渠道是否單一以及供應商的表現水平是否令人滿意。沒有有效地與各個部門溝通,使得庫存、在途貨物以及需求等基本信息發生偏差。
在供應鏈中,每個企業都會向其上游訂貨,一般情況下,銷售商并不會來一個訂單就向上級供應商訂貨一次,而是在考慮庫存和運輸費用的基礎上,在一個周期或者匯總到一定數量后再向供應商訂貨;為了減少訂貨頻率,降低成本和規避斷貨風險,銷售商往往按照最佳經濟規模加量訂貨。同時頻繁的訂貨也會增加供應商的工作量和成本,供應商也往往要求銷售商在一定數量或一定周期訂貨,此時銷售商為了盡早得到貨物或全額得到貨物,或者為備不時之需,往往會人為提高訂貨量。
這樣,定貨量的層層放大,有可能導致最終的供應商所得到的訂單需求是用戶的實際需求的幾倍甚至幾十倍。這給企業在庫存管理以及生產方面都帶來了極大的負面效應。這種現象即為“牛鞭效應”。
導致“牛鞭效應”的原因比較復雜,涉及到庫存管理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提前期的問題以及庫存失衡的問題。
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由于缺少信息交流和共享,企業無法掌握下游的真正需求和上游的供貨能力,只好自行多儲貨物。同時,供應鏈上無法實現存貨互通有無和轉運調撥,只能各自持有高額庫存,這會導致并加劇牛鞭效應。
提前期。需求的變動隨提前期的增長而增大,且提前期越長,需求變動引起的訂貨量就越大,企業由于對交貨的準確時間心中無數,往往希望對交貨日期留有一定的余地,因而持有較長的提前期,因此逐級的提前期拉長也造成了牛鞭效應。
庫存失衡。傳統的銷售一般是由供應商將商品送交銷售商,其庫存責任仍然歸供應商,待銷售完成后再進行結算,但商品卻由分銷商掌握和調度。這就導致了銷售商普遍傾向于加大訂貨量掌握庫存控制權,因而加劇了訂貨需求加大,導致了牛鞭效應。
//
說到物流問題,我們對比一下我們鋼鐵行業現行的傳統物流,與所謂現代物流。
從物流功能上看,傳統物流的主要功能是運輸和倉儲,而現代物流則包括了除運輸、倉儲之外的物流配送、物流信息技術處理和物流服務等諸多功能,同時強調功能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是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的本質區別之一。
從運作理念上看,傳統物流理念是以企業的生產制造過程即產品生產為價值取向的,企業在向市場提供服務時,主要著眼于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并以自身的成本核算為服務價值取向,從而造成了比較淡薄的服務意識。服務意識的缺乏主要表現在服務的被動性、波動性、短期性難以達到服務增值的目的?,F代物流理念則是以企業的客戶服務為價值中心取向,因而更加強調了物流運作的客戶服務導向性?,F代企業物流服務由傳統的單項發展到綜合,由一般化發展到個性化。
從價值實現上看,傳統物流主要通過商流與物流的統一來實現物的使用價值的轉換,從而創造時間價值和空間價值,價值實現的方式和途徑比較單一。現代物流強調以滿足消費者和市場需求為目標,以第三方物流為基礎,聯合供應商和銷售商,把戰略、市場、研發、采購、生產、銷售、運輸、配送和服務等各個環節的活動有機整合在一起,通過“商”、“物”分離,降低物流成本,優化物流資源配置,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提供特色和專業物流服務等來實現物流價值的增值,其價值實現的方式和途徑靈活多樣。
從管理模式上看,傳統物流還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物流管理意識,物流各要素相互之間獨立發展,基礎設施和管理機構“條塊分割”現象嚴重,強調單項的物流管理,不能控制物流鏈,而且商流與物流網合一,以第一、第二方物流為主等。在物流成本管理上,不是以降低物流總成本為目標,而是分別停留在降低運輸成本和保管成本等個別環節上,結果只能是物流總成本的上升?,F代物流的管理強調建立橫向產業關聯或系統集成的新機制,超越現有的組織界限由企業內部延伸到企業外部而注重外部關系,將供應商、分銷商以及用戶等納入物流管理的范圍,并建立和發展具有網絡組織特點的物流聯盟,實現最終消費者和最始供應商之間的物流與信息流的整合。
新零售
能解決這些問題么
能
阿里巴巴已經用時間與實踐證明了這個觀點。
中國鋼鐵行業的新零售模式必將到來,且鋼鐵電商將成為線上零售的推動者 新零售技術的提供者
鋼鐵行業新零售
將具備哪些新特征
全渠道覆蓋
?數字化+智能化運營
線下店鋪的功能定位更豐富
線上訂單超過線下訂單
從供需兩端提高供應鏈敏捷性,實現最小庫存
從本質來說說
鋼鐵行業新零售
從本質上看,新零售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實現高效運作的行業供應鏈,實現服務與產品的無縫連接,滿足終端用戶日益增長的高品質產品和服務需要,這與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主旨和方向是一致的。誠然,大宗商品行業與零售行業在產品和服務屬性等方面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在供給側改革的層面上,行業供應鏈發展的訴求是相同的。在初步實現了產品結構調整和淘汰落后產能的堅實基礎上,未來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方向必將是從規?;a驅動模式轉變為大規模需求定制驅動模式,從粗放式的批發銷售模式轉變為精準零售模式。這同樣離不開高效率的行業供應鏈體系,以及鋼鐵產品和供應鏈服務的高水平對接。從這個意義上講,新零售模式漸進式地融入到鋼鐵行業是必然的趨勢,促使鋼鐵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向縱深發展。未來,鋼廠、終端用戶、鋼貿商、倉儲物流企業和金融機構都將在新零售生態下,實現“商品通”、“服務通”、“會員通”,并扮演差別化的專業服務角色。
鋼鐵電商在中國已經歷了十余年的發展,從早先的信息資訊到商務撮合,從現貨商城再到鋼廠寄售、幫你采、幫你押、幫你融、任你花等不斷創新的各種交易和金融服務模式,鋼鐵電商逐漸在中國鋼鐵貿易流通革新的進程中扮演著重要推動角色。
在技術應用方面,鋼鐵電商在前十年通過IT信息化技術引領了鋼鐵零售的交易模式創新和用戶體驗創新。但在新零售生態下,DT大數據、IoT物聯網、AI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將會發揮更為重要的支撐作用
現代化鋼鐵物流園
將在新零售模式中發揮重要作用
鋼鐵物流園是鋼鐵貿易流通過程中重要的樞紐,這不僅體現在物流園是鋼鐵產品從生產端向消費端中轉的樞紐,也體現在產品貿易信息和服務信息集散的樞紐。
傳統的鋼鐵物流園只解決了鋼材產品物理存儲和集批運輸的問題,而對園區的商務引流(特別是線上引流)、金屬材料的加工服務、金融配套服務等方面與現代鋼鐵貿易流通的功能需求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在互聯網新零售的生態下,鋼鐵物流園區既要發揮鋼鐵貿易從批發轉向零售的窗口作用,還將發揮服務集約化管理和數字化運營的重要作用。使傳統的物流園區人均效能大幅度上升,人均效能可以低于鋼鐵電商,但由于物流園區的區位優勢,園區的獲客成本要遠遠低于鋼鐵電商;同樣由于物流園區功能的集約化,物流、加工和倉儲的成本也會遠低于鋼鐵電商目前的水平;同時,庫存周轉率的提升,使得物流園區的坪效又成倍優于傳統物流園區。因此,鋼鐵物流園區將在鋼鐵新零售的發展趨勢下發揮重要的作用。
實體銷售門店將發揮流量入口和體驗窗口的作用
在物流園區沿街或者建材市場門口,我們總能找到看起來并不起眼的鋼材銷售門店,門店里面一直頂到屋頂的貨架上堆滿了各種規格的螺紋鋼或者棒材,地上的線材一捆疊在另一捆的上面…… 未來鋼鐵新零售的生態下,用戶走入實體銷售門店,攝像頭就已經快速拍照并識別了用戶的身份,門店銷售員的手機終端上已經獲取了該用戶的歷史交易信息,產品及服務偏好信息,門店銷售員可以精準地為用戶推薦產品和服務,并通過移動終端完成“一鍵下單”。電商平臺將成為實體小店后端的虛擬大店,為線下門店提供眾多在庫資源選擇和一站式服務整合;而線下門店則為線上電商平臺提供流量的入口和服務展示的窗口。
so
明白了么
其實說了那么多
新零售模式要深入鋼鐵行業
或者說鋼鐵行業走上新零售
現代化鋼鐵物流園
是必經之路。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