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鋼鐵生產運營業務的快速融合,鋼鐵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步伐逐漸加快,行業企業紛紛將新技術、新裝備、新理念與生產、工藝管理相結合,不斷拓展應用場景,依托智能制造持續創新,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助力,孕育了鋼鐵產業變革新動能。
中國寶武 01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寶武堅持穩中求進,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不斷展現出新作為。構建工業大腦,升級智慧決策。在高爐閉環控制、熱軋“1+N”核心技術、高效柔性化生產排程、數字化產品研發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核心技術突破和應用,實現超大規模、超級復雜場景下的智能運營和智慧決策。深化協同提升,實現跨界賦能。工業互聯網平臺“寶聯登”連續四年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雙跨平臺”。打造了第三方鋼鐵云平臺歐冶云商:“產業電商”+“產業物流”+“產業金融”。全球首套智慧高爐運行平臺建成投運。在采購、交易、物流、設備運維、軋輥服務等方面形成數據驅動生態化服務能力示范。 1.寶鋼股份 寶鋼股份以智慧制造行動指南為牽引,加快成熟技術推廣,加速工業機器人布局,新增機器人投運245臺(套)。不斷提升數據資產化率,以數據應用建設為抓手,深人推進大數據中心雙中臺建設,確保公司數智化轉型保持引領。同時,聚焦大問題、真問題,攻堅克難,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鋼鐵智能制造中的重大應用。通過開放合作模式推動大模型技術應用,與華為等頂尖公司合作,基于開源大模型技術同步進行探索創新,開展關鍵技術可行性測試和重點場景試點應用,聚焦知識沉淀和復用的問題,打造鋼鐵行業人工智能大模型。 2.馬鋼集團 穩步推進工業大腦——智能煉鋼項目,行業首創的“轉爐全周期一鍵精準控制模型”一鍵冶煉熱試成功。圍繞3D崗位智慧制造成果推廣應用,全年新增機器人102臺套,接入平臺135個。馬鋼股份獲國家級數字化轉型最高榮譽“數字領航企業”稱號,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揭榜單位”;H型鋼系列產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入選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項目,長江鋼鐵“能效平衡與優化”入選2023年度智能制造優秀場景;4個項目入選2023年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典型場景應用案例;“馬鋼鋼鐵系列產品制造工業互聯網平臺”被安徽省經信廳授予“行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長材系列產品智能工廠入選安徽省智能工廠,鋼鐵冶煉數字化車間入選安徽省數字化車間。 3.太鋼集團 太鋼借助智能制造和綠色生產的雙重動力,推動鋼鐵產業的創新發展。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了智慧化集控和云平臺化業務,極大提升了決策效率和精準度。礦山板塊加快推進5G智慧礦山建設。太原基地主工序現場操作室集控基本完成,關鍵工序數控化率86%以上,新增投用工業機器人96臺,保有量302臺;完成煉鐵廠5號高爐、煉鋼二廠2號轉爐、不銹冷軋廠冷連軋等智能產線建設。寶鋼德盛、太鋼鑫海PLMS系統上線運行,實現采購信息化系統全覆蓋;太鋼鑫海全部物料實現集采。
鞍鋼集團 02 鞍鋼以數字鞍鋼智慧指數評價體系為抓手,聚焦“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據價值化”三條路徑,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建設。建成國資監管、管控共享、集團監督類管理系統,以信息化手段支撐企業規范管理,構建全方位實時動態監管體系,快速支撐了鞍本“一家人、一盤棋、一本賬”整合目標實現。鋼鐵產業一體化經營與制造管理系統項目在鞍鋼股份鞍山、鲅魚圈、朝陽、本鋼板材、本鋼北營等五個基地接續上線運行,打通采購、生產、質量、物流、銷售等價值鏈各環節,實現一體化經營管控、多基地協同制造。共計55條產線完成智能化改造,齊大山智慧采礦、關寶山公司選礦黑燈工廠、本鋼板材煉鐵集控、鲅魚圈鋼鐵、西昌鋼釩等智能工廠初步建成。“羽嘉”工業互聯網平臺成功入選國家“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名單,激發了企業創新活力,釋放了新動能。 1.鞍山鋼鐵 鞍山鋼鐵堅持把數字化轉型作為打造最具行業競爭力“鋼鐵旗艦”的重要抓手,踐行“集約、減量、智慧@客戶”發展之路,圍繞智慧運營、智能工廠、數據治理三大方向,加速推進探索新興模式與應用創新,提升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水平。“十四五”時期以來,累計實施數字化、智能化項目149個,加速推進生產數字化改造,全力打造鲅魚圈鋼鐵產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基地,形成冶金流程新業態。強調“示范引領”效應,成為集團內首家被評為國家“數字領航”企業、首批入選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企業,以成功實踐引領制造業轉型升級,以龍頭經驗優化解決方案供給,以合作延伸輻射帶動產業鏈整體提升。 2.攀鋼集團 攀鋼嚴格按照“智慧管理、智慧供應鏈、智能生產、數據治理及新一代IT基礎設施”3+1+1的規劃發展路徑,穩步推進數字攀鋼建設。2017年以來,共實施數字化項目88個,攀鋼總部機關管理信息化系統全覆蓋,實現業務管理數字化;建成數智化供應鏈平臺,供應鏈生態圈初具雛形;發布數據治理規劃及管理制度,數據治理體系初步建立;建成一朵云、一張網、一個安全平臺等新一代IT基礎設施。產業數字化實現點線面突破,智能裝備及單元多點發力,投用智能裝備180多臺套,3D崗位機器換人率達到54%;建成30條智能化產線,全力打造西昌鋼釩智能制造“燈塔工廠”、朱蘭鐵礦5G全連接智能采礦標桿工廠、西昌釩制品和海綿鈦世界一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數字化成果獲省部級獎 23項,攀鋼被四川省國家發展改革委認定為“四川省首批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數字化、智能化應用水平穩步提升,持續賦能新攀鋼高質量發展。 3.本鋼集團 有序推進“數字本鋼”戰略,通過引入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深化數據治理,實現了對生產流程的精確控制和對數據資源的有效整合,為企業決策提供更為精準的數據支持。2023年啟動數據治理工作,通過樣板引路、案例分享、啟發撬動、組團作戰等方式,促進業務與數據的融合。2024年推進數字化轉型,通過深化數據治理優勢,本鋼引入價值創造思維,聚焦“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據價值化”,面向管理全方位、經營全鏈條、制造全流程,培育本鋼新質生產力,實現價值創造。圍繞“好用”“會用”“有人用”開展系統深度應用,通過項目運行創效管理促進管理創新、生產經營指標效率效果提升;項目建設同步推進網信安全、信創工作三同時,踐行了國家“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在企業的實際應用。 板材公司、北營公司鋼鐵產業管理與信息化提升項目等多個關鍵信息化項目已正式運行,能源集控、鐵前集控、智慧料場等系統充分發揮后發優勢,通過充分對標學習,以模型深度應用為主,進一步提升了本鋼在生產管理、能源利用、物料調配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標志著本鋼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2023年12月,集數據采集、信息監控、協同操作、生產協調等功能于一體的板材冷軋總廠智能集控中心投入使用,這也是在鞍鋼集團范圍內首次實現冷軋全工序集中管控。
首鋼集團 03 數字化轉型有序推進。財務一體化、財務共享、資產管理、集采管理等系統在外埠企業全面推廣,司庫系統上線運行,審計模型搭建和法務管理合同模塊建設順利推進,數字檔案室獲評“北京市高水平數字檔案室”,打造北京市屬企業首家產業供應鏈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建立數據中臺,發布數據治理指南,推動人資、財司、集采、司庫重點領域數據應用場景建設,集團數據資產目錄初步形成,數據治理體系進一步健全。優化智能制造管理職能,發布工作推進方案及企業標準化建設指南。熱軋超薄高強鋼帶多模式連軋工藝、在線多點位鑄機輥縫儀,分別獲評首創工藝和首開設備。首鋼工程新能源智能化鋼卷車運輸技術獲中國、歐洲、美國、韓國發明專利授權,在首鋼集團內外部實現工程化應用。順義冷軋獲評國家智能制造標桿工廠,持續推進生產、質量、能源等領域81個智能制造場景優化迭代,京唐MCCR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智慧物流管控平臺上線運行,加速演繹“制造+服務”的優勢升級。
河鋼集團 04 河鋼集團中央數字中心和子公司經營管理系統建設深入推進,發揮首席科學家團隊作用,完成煉鋼系統15個、軋鋼系統36個模型化項目。唐鋼全流程智能化煉鋼國際領先,200噸轉爐冶煉周期降至30分鐘;邯鋼轉爐控制模型,實現渣況可視化分析,控制準確率提升至90%以上;承德釩鐵1780產線尾部自動調平模型,降低薄規格甩尾缺陷50%以上。加快推進國家智能制造示范產線建設,邯鋼新區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1家單位獲評國家“數字領航”企業,5家工廠和6個優秀場景入選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示范場景名單。
中信泰富特鋼集團 05 中信泰富特鋼積極推動經營管控數字化轉型和管控模式轉變,建成特鋼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數字化供應鏈等數字化轉型的典范,實現業財一體化全流程貫通,業財流程效率提升15%以上;積極推進特鋼云商等產業鏈平臺建設推動商業模式轉變,謀劃特鋼產業互聯網平臺,實現產業鏈協同,提升特鋼競爭優勢,“鋼資產流轉的全過程數字化平臺”榮獲全國首個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鋼鐵企業。 興澄特鋼入選特鋼行業全球首個“燈塔工廠”,該工程部署了40多個先進技術用例,包括大數據分析支持的制造工藝定制設計、多模態仿真實現高爐“黑箱透明化”智能閉環控制持續提升煉鋼產品質量、AI賦能的軋鋼工序高效制造、高階分析驅動的能源優化等,形成高效協同、智慧協同、低碳協同的新制造模式。工廠的定制訂單因此增加了35.3%,不合格產品率降低了47.3%,噸鋼能耗降低了10.5%,實現了“高定制”“高品質”“高效能”“可持續”的有機統一。 大冶特鋼460鋼管示范產線獲評首家全流程全業務的鋼管數字化工廠,創造性解決了小批量多品種制造的難題,定制化比例超過90%,最小合同接單量1支,實現鋼管現場無人化操作,實現智能排程、工藝推送等柔性化生產的功能和應用。
湖南鋼鐵集團 06 加快數字智能轉型,成立數智化管理委員會,實施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湖南鋼鐵集團公司數智化展廳啟動建設;湘鋼與華為合作率先在行業啟動盤古大模型,中厚板鋼軋一體化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名單;漣鋼“5G+AI”工廠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5G工廠名錄;衡鋼煉鋼工業互聯網項目實現投運;VAMA HANA系統、MES二期投入運行。 節選自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中國鋼鐵工業發展報告2024》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