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市場鋼鐵板塊小幅飄紅,多只鋼鐵股票呈現漲幅。雖然已步入鋼鐵行業傳統淡季,但近期國內鋼鐵逆勢上漲,鋼企虧損情況有所緩解,給2024年市場發展帶來信心。在此情況下,現代物流報對鋼鐵證券市場做發展預測。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全國累計生產粗鋼9.52億噸,生產鋼材12.53億噸。受良好需求影響,2023年粗鋼產量保持堅挺。截至2023年11月,鋼鐵總庫存1309萬噸,庫存基本處于5年歷史低位。自“碳達峰碳中和”提出后,鋼鐵市場供給格局逐步發生變化。在2022年2月份,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嚴禁新增鋼鐵產能,限制鋼鐵產量增長。2023年12月7日,國務院發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再次強調嚴禁新增鋼鐵產能,推行鋼鐵、焦化、燒結一體化布局,大幅減少獨立焦化、燒結、球團和熱軋企業及工序,淘汰落后煤炭洗選產能;有序引導高爐—轉爐長流程煉鋼轉型為電爐短流程煉鋼,對鋼鐵工業產業結構提出了更高層面的規劃。伴隨多項政策的發布,嚴禁新增鋼鐵產能,短時間內可以減少工業產品在國內供需壓力,為產業結構調整爭取了時間。從長遠發展來看,鋼鐵產業綠色化發展的路徑要求,給產業鏈整合調整帶來轉機,鋼鐵供給結構趨于完善,行業集中度提升,競爭格局優化。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步伐持續推進,鋼鐵上市公司資產價值有所提升,“減量、綠色、低碳、提質、高效”將成為鋼鐵行業未來發展的主旋律。建議關注轉型升級進程良好,產品結構豐富的特鋼企業以及鋼鐵龍頭標的。2023年中國經濟在穩增長政策推動下,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保持增長,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實現恢復性增長,但房地產投資弱勢運行對用鋼需求形成持續拖累。建筑是鋼鐵下游最大的消費領域,建筑業的繁榮與否直接影響了鋼材市場的需求。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近日公布預測,預計2023年我國鋼材消費量為8.9億噸,同比下降3.3%;預測2024年我國鋼材需求量為8.75億噸,同比下降1.7%。基建是建筑用鋼的有力支撐,在房地產市場表現低迷的情況下,基建用鋼持續為建筑用鋼需求托底。2023年,盡管地產領域拖累鋼鐵需求,但在鐵路與能源工程等基建建設、廠房建設及制造業機械設備等需求的共同支撐下,內需整體保持穩定,疊加出口放量,鋼鐵需求超預期。未來,隨著房企融資環境改善、市場信心恢復,鐵路和能源建設需求持續支撐用鋼需求增長,制造業回暖,主動去庫存將逐步向主動補庫存階段過渡。在穩增長政策推進下,疊加新興領域用鋼的增長,鋼鐵需求有望長期維持穩定。制造業仍持續發展,用鋼占比將逐年提升,其中高壁壘、高附加值的高端鋼材產品將最為受益。2023年,鋼價在宏觀政策強預期和經濟現實弱復蘇之間反復搖擺,整體仍然走弱。在原料支撐疊加供需改善下,鋼價上行利潤或見底迎來修復。短期來看,原料端對鋼價形成支撐, 廢鋼供需格局已趨于寬松,未來將持續壓制鐵水產量,限制原料需求。鐵礦石方面,庫存處于低位疊加美聯儲結束加息美元指數下行,價格有支撐;雙焦方面,焦煤庫存低位疊加供需緊平衡,價格有空間。原料端價格中樞下移,行業盈利延續結構性。在原料端供應充足,鋼鐵需求下滑的預期下,原料供需格局呈寬松態勢,價格中樞預計下移。
受益于下游鋼鐵需求良好,鐵礦港口庫存較低,鐵礦價格有望維持穩定,建議關注鐵礦標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