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023中國建筑鋼材供應鏈高峰論壇暨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鋼筋分會及裝配式分會年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主辦,河北物流集團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鋼筋分會、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裝配式建筑分會共同承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信息與培訓處處長曹吉昌,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陳雷鳴,河北省物流產業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靳振興,河北省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宗樹明,山東省建設科技與產業中心有限公司主任周建濱,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裝配式建筑分會聯席會長、漢德邦建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徐廣余出席本次會議并致辭。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聯席會長、2023輪值會長、河北物產金屬公司董事長孫繼承成受邀出席本次活動并為獲獎企業頒獎。


本次活動開幕式由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兼鋼筋分會常務副會長、裝配式建筑分會副會長李艷主持。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鋼筋分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市中建利源物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國柱主持了下午的技術論壇。

曹吉昌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一系列重要文件對綠色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做出一系列部署,各部門積極響應,我國建筑鋼結構領域科技化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市場需求反推綠色建筑鋼結構發展日趨精細,綠色化發展趨勢明顯,未來鋼結構建筑要進一步提高鋼結構工程質量和精細化水平、開拓鋼結構新型建筑的新型市場、完善鋼結構建筑產業化環境。
陳雷鳴提出,對建筑鋼材發展提出以下幾點希望,要加強建筑鋼材供應鏈構建,著力推進數字化轉型,抓好“去產能、控產量”工作,加快推動產品結構調整,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他表示,建筑鋼材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要跟隨數字化發展浪潮,加強鋼結構用鋼數字化發展,發展綠色建筑建材,提高預制程度、縮短施工周期,注重裝配式鋼結構建筑,以技術創新驅動,既要競爭,更要加強合作實現在合作中提升競爭力的“競合模式”。
靳振興在致辭中說:“我國鋼鐵行業在當前所處困境下,企業要貫徹行業新思想、打造新驅動,積極應對危機,推動創新發展。本次論壇聚焦建筑鋼材供應鏈,深入探討我國鋼鐵行業發展趨勢,為鋼貿與物流深度融通、打造數字化產業與綠色循環產業等問題,探尋可行答案。”
周建濱介紹了山東省建設科技與產業中心的發展情況,他表示,鋼鐵發展進入結構性改革期,受房地產等行業發展影響,裝配式建材優勢日益凸顯。要以這次會議為契機,繼續開發完善一體化裝配式建筑技術體系,推動其向綠色建筑縱深發展,不斷推動行業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
宗樹明表示,未來鋼貿且要主動融入供應鏈中,向深加工、精加工、專業化加工配送轉型發展,著力打造區域性交易、物流、供應鏈平臺,開展行業內深度融合,運用數字化手段對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
徐廣余說:“鋼材供應鏈發展對建筑業發展有重要意義。在裝配式建筑中,鋼材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供應鏈條是核心環節。需要加強鋼材配套供應鏈與裝配式建筑之間的聯系,共同推動建筑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馮超,陳雷鳴,河北物流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雷生,杭州鐵木辛柯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合伙人、副總經理徐永斌,中建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總裁智建鵬,廣州金控期貨研究中心副總經理程小勇,螞蟻集團數字科技事業群高級架構師羅東升,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高延性材料與結構研究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張思海,中建三局云采供應鏈公司副總經理鄺遠亮,上海有色網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鋼鐵品目研究總監姚新穎分別做主題演講。
馮超以《建筑用鋼高質量發展的思考》為題進行相關分享。他表示,當前,鋼鐵行業應著重擴大內需,穩需求應對需求收縮壓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供給,應對供給沖擊壓力。、強化調控穩預期。應對預期減弱壓力。鋼材消費已結束高速增長階段,將長期處于弧頂平臺期,企業要抓住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機遇,拓展市場、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陳雷鳴就《以“供應鏈思維”構建鋼鐵產業新生態》做演講。他提出鋼鐵行業新生態的十項標志——供需平衡,結構合理,需求重振,供應鏈協同,數字經濟,模式變革,綠色發展,價值重構,國際空間,礦石話語權;“四化”目標——數字化、綠色化、智慧化、高端化;實現“四鏈”遠景——提升產業鏈,優化供應鏈,重塑價值鏈,共建生態鏈。
李雷生在《大宗商品供應鏈集成服務體系的建設與應用》主題演講中以河北物流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物流與供應鏈建設為例,分享了建設集成供應鏈的五點經驗——打造高效的供應鏈集成服務網絡“樞紐+節點+網絡”,、打造以核心鋼廠客戶為基礎的黑色供應鏈集成服務體系,、打造國際化供應鏈集成服務體系,、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集成服務體系,、數字賦能供應鏈集成服務體系建設。
徐永斌在題為《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發展現狀及趨勢》的主題演講中談到,鋼結構建筑可以應用于工業建筑、大型場館、公共多高層建筑、市政公路橋梁、居住類建筑等廣泛需求,能夠滿足建筑的靈活需求,結構創新符合現行規范,提升標準化程度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未來,混凝土部件將于鋼結構混合應用,將在標準化的驅動下走上智能化發展道路。
“現階段,鋼材發展存在項目新開工節奏偏慢,下游投資需求相對疲軟,建筑產業亟待轉型,行業集中度逐步提高。一站式集成化供應管理體系將為企業在采購、用工兩大領域提供集成解決方案。”智建鵬在《錨定數字化,加速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主題演講中談到。
程小勇以《當前鋼材市場主要矛盾及風險管理方案》為題對鋼材市場進行預測,他表示 ,未來建筑、工業用鋼供應壓力減輕,螺紋鋼庫存偏低,易引發極端行情,房地產排雷雖尚未結束,但已曙光初現,基建投資即將發力,鋼材需求邊際改善。未來鋼鐵企業可以通過期權等金融方式,盡量規避經營風險。
羅東升作《數字科技助力產業鏈健康可持續發展》主題演講觀點分享。他介紹到,數字化是產業轉型升級最大的確定性機會,產業數字化正從機構數字化,向產業協作數字化深入,科技發展促進產業數字化協作,構建產業數字化價值網絡。未來可以應用多樣化技術手段,實現源頭資產可信錨定的終端形態,實現高效資產管理與運營提效。
張思海講述《裝配式鋼筋桁架免拆樓承板體系的技術發展展望》。他預測,2025年全國各省預計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均超過30%。鋼筋桁架樓承板能夠滿足多層樓同時施工,減少施工工作量,剛度高,實現免支撐或少支撐。同時也要注意底模剛度小、易損壞、易銹蝕等問題。
鄺遠亮作《升級交易模式,以數字供應鏈構建共贏生態圈》主題演講。他介紹,構建共贏生態圈要從三方面發力:管理定位由“傳統采購管理”向“數字供應鏈管理”轉型;管理理念由“重點關注采購招標行為”向“協同全產業鏈、全供應鏈合作伙伴進行價值創造”轉型;管理關系由“買賣合作關系”向“親清、共贏的供應鏈生態轉型”。
姚新穎對四季度鋼材行情及2024市場發展趨勢做出預測。她介紹,2023年板材下游消費表現好于建材,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降勢仍未扭轉,存量施工強度趨弱的拖尾效應將延續,基建投資仍是逆周期調節主要抓手。她預測,年末鐵礦價格將沖高回落,預計2024年鐵礦石價格波動區間85~140美金。
圓桌會議環節,姚新穎,河鋼股份營銷中心長材銷售部副部長田占廣,河南省鼎鼎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峰,建龍集團營銷部高級專家劉瑄,中國建筑研究院認證有限公司高級專家劉子金,原廣西建工集團智慧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建筑鋼材供應鏈資深專家李長國,中建八局科技建設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溫衛軍,上海蔚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梁衍學等多位嘉賓圍繞“如何構建建筑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創新與協同發展”展開討論。
會上,陳雷鳴,孫繼承,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鋼筋協會會長、河北鋼鐵集團銷售總公司副總經理王曉國,劉子金,徐廣余為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會員單位2022年度建筑鋼材供應鏈優秀企業貫標授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