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以裝配化之名在講故事;有些人用裝配化之實在做事情。裝配式裝修進入我國時間久遠,但受勞動力價格、工業化水平等因素影響,始終沒有得到廣泛應用。2015年以來,隨著國家綠色發展計劃的推行和建筑裝修工人的稀缺,裝配式裝修迎來了發展的新機。
從時間維度看我國建筑裝飾行業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① 探索期(20世紀80年代~2007年),上世紀80年代的探索為工業化住宅室內裝修模塊提供了發展和突破的基礎。90年代末,我國詳細出臺了多個文件,推廣全裝修房。由于國內發展環境不成熟,復制日本等國家的技術體系在我國行不通。 ② 調整期(2008年~2015年),2000年初起,我國推行試點示范與政府提倡并行。2008年住建部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住宅裝飾裝修管理的通知》, 明確要求推廣全裝修住房。201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主持編制了《CSI住宅建設技術導則(試行)》CSI標準體系,借鑒日本、歐洲、美國的發展經驗,體現中國發展特色。 ③ 大力發展期(2016年至今),2016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為標志,明確提出“推進建筑全裝修”。在2017年頒布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和《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中對“裝配式裝修”的術語給出了明確定義。2018年《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開始實施,其明確提出“裝配式建筑宜采用裝配化裝修”,其中裝修和設備管線評分為30分。隨著政府的大力推動,眾多企業都積極推動形成了適合發展的裝配式裝修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作為全國裝配式裝修推廣和實踐的排頭兵和風向標,在裝配式裝修領域無論是標準體系建設或是實施路徑都值得其他省市學習和參考。 縱觀北京市的裝配式裝修政策發展方向來看,基本分為三個階段:一是以保障性住房為試點,推進住宅產業化,推廣全裝修;二是以公租房為入手點,開始進行裝配式裝修實踐,將裝配式裝修作為實施住宅產業化、綠色建筑行動的重要抓手;三是在保障房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將裝配式裝修的應用范圍擴展至商品房及既有建筑。 2010年開始,在國家接連出臺政策表示將加快住宅產業化發展的背景下,北京市制訂了適合本地情況的發展政策,在推廣住宅產業化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率先在產業化項目中實施全裝修交付。2014年之后,北京積極響應國家的綠色建筑行動號召,將室內全裝修推進至實現裝配式裝修,在全國率先走進住宅產業化的下一階段。2018年發布DB11/T1553《居住建筑室內裝配式裝修工程技術規程》,2021年發布DB11/T1831《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2019年及2020年發布的《北京市發展裝配式建筑2018-2019年工作要點》、《北京市發展裝配式建筑2020年工作要點》均指出“加大保障性住房裝配式裝修的應用,在商品住房中逐步推廣裝配式裝修”。2021年,首次嘗試在土地出讓條件中的《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評選內容和評分標準》中加入“全面實施裝配式裝修”評分項。無論是在項目實踐上還是政策體系、標準規范體系建立上,北京市毫無疑問是全國裝配式裝修發展的標桿,其政策推廣內容和推廣路徑將為其他省份及城市提供積極的借鑒意義。 裝配式裝修的特性在于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以及信息化協同,而能凸顯裝配式裝修效益的項目特性在于具備較高標準化和批量化。因此,裝配式裝修目前主要集中在B端市場,包括大住宅、大文旅、大醫養業態。而隨著近年來B端市場的快速變革,房地產、長租公寓等行業陷入相對低迷的狀況,裝配式裝修企業也需要更平穩地面對市場風險,切入C端市場,而如何面對C端市場的個性化需求,也是裝配式裝修行業未來最大的挑戰。 房產企業及安居工程依舊是裝配式裝修的消費主體。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月-11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95965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3%;房屋新開工面積182820萬平方米,下降9.1%;房屋竣工面積68754萬平方米,增長16.2%;2021年全年全國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165萬套,基本建成205萬套;全國保障性租賃住房開工建設和籌集94萬套。在各項政策的推動下,這些建筑裝飾市場中的主要細分領域,未來必將是裝配式裝修的主要應用領域。 目前,裝配式裝修產品體系可分為整裝體系和部品體系,整裝體系包括:住宅、公寓、酒店、醫療、養老等業態解決方案。裝配式裝修技術當前主要應用于住宅、保障房、長租公寓以及酒店的裝修。保障房主要作為裝配式裝修技術的試驗田,每年有1000~2000萬套的建設需求。長租公寓、租賃房、酒店具有空間重復性高、可復制性強、對裝修工期要求高的特征,適合采用裝配式裝修,因此成為裝配式裝修優先應用的領域。 在部品體系方面,從目前項目的應用情況來看,裝配式墻面系統因其安裝簡單、飾面種類豐富而廣受市場青睞,其次為裝配式地面系統;裝配式衛浴產品在效果還原度、防水可靠性上均能夠達到設計要求,影響因素最大的便是價格;而裝配式吊頂產品因其天然的自留縫工藝以及較高的造價成本,在住宅領域鮮有應用。 裝配式裝修有望重塑裝修產業鏈,從分散邁向集中。從產業鏈來看,裝修行業涵蓋范圍廣,流程長。傳統裝修行業的上游為各類建筑材料供應商,主要涉及陶瓷、木板、防水材料、金屬、油漆、玻璃等裝飾材料,其成本在總業務成本中占比較高;因此、建筑裝飾材料的發展變化對裝修行業有著顯著的影響。行業中、下游則涉及房地產開發公司、成品家具生產商、裝修業務承包商、渠道流通商、社區住房、商業建筑、文教體衛建筑、政府機關辦公建筑等。 裝配式裝修則在產業鏈方面大幅精簡,與傳統模式最為明顯的區別在于對中、下游的整合。目前規模較大的裝配式裝修公司都統籌了設計、生產、裝配等環節,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化協同技術管控全程,實現了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產以及標準化裝配,減少了資源材料的浪費,最大化降低運作成本,實現精益化生產。通過將智能化賦能制造業的方式,我國裝修行業正迎來轉型升級,眾多裝配式裝修公司正構建出智慧型的先進制造業體系,不斷優化裝修產業鏈,從中、下游延伸至建筑建材領域,最終實現全產業鏈整合。可以預料到未來行業集中度將大幅提升,“大市場,小企業”格局也將被改寫,不少龍頭企業也有望通過快速擴產,建立規模優勢,構筑護城河。 傳統裝修行業的技術門檻低、產品非標準化、人工依賴性重,競爭格局較為分散。由于建材消費的低頻性、隱蔽性,這種分散的競爭格局給予了小品牌建材公司生存的空間。而隨著精裝修和裝配式裝修的持續滲透,上游的品牌建材公司有望發展提速,留給資質不全、質量良莠不齊的小品牌建材公司的生存空間將不斷被壓縮。 精裝修與裝配式建筑的滲透率不斷攀升,利好裝配式裝修的同時,也為裝修行業上游的建材行業貢獻了優質的增量市場。住建部在“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35年,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產業體系基本建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以上。裝配式建筑的評價體系有硬性的合格規定,在此背景下,對于龍頭裝修公司而言,裝修質量事關自身聲譽,在集中采購建材時有理由選擇和品類齊全、質量優秀、供應能力穩定的品牌建材公司合作。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