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開會議,較以往時點略微提前。如我們此前預期,會議設定了更為積極的下半年宏觀政策基調。會議指出國內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重要困難挑戰,要加強逆周期調節,并結合結構性改革和提振信心的舉措。在本次會議之后,各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或將出臺更多具體的政策舉措。
會議指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延續、優化、完善并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部分由于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量遠低于去年同期,2023年上半年財政狀況較為疲弱。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仍有1.5萬億未使用,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會陸續發行,從而支持基建投資,而去年下半年實際發行量為6320億元。此外,今年四季度可能會提前發行明年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會議并未提及政策性銀行專項基建投資基金,但我們認為這仍是政策選項之一。
會議指出要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表明貨幣政策定調更為積極。我們認為央行可能在下半年進一步降準(25個基點),并通過再貸款工具和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擴表,確保銀行間流動性充裕,提供充足的信貸支持。我們估計今年新增信貸的15%-20%可能用于償還存量債務的利息支出,因而未來幾個月政府需要加碼信貸支持,配合準財政政策的擴張,確保對實體經濟提供充足的信貸支持。我們預計信貸增速將從6月的9%反彈至四季度的10%,信貸脈沖將從6月的-3.2%反彈至12月的2.4%(占GDP比重)。此外,我們預計下半年將進一步小幅降息10個基點,從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此次會議并未重申“房住不炒”,而是指出要“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本次房地產政策基調的明顯轉變意味著地方政府有更多空間放松或取消目前的限購政策,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并進一步放松其他相關政策。這可能也意味著銀行有更大壓力去加大對房地產開發商的信貸支持,下調存量住房的房貸利率。政治局會議重申了上周五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及的超大特大城市推進城中村改造。瑞銀房地產分析師認為,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不是2015-2018年的“棚改”重現,且只能逐步推行。隨著改造逐步落地,我們認為這或有助于支持住房建設,提振相關的建材需求和就業。
會議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我們認為化債方案不僅需要緩解短期地方政府償債壓力,也應包含中長期舉措,確保地方政府可持續融資。考慮到地方政府債務的規模、復雜性、以及潛在的道德風險,我們認為近期內不太可能進行大規模全局性的政府融資平臺債務置換或救助。政策可能鼓勵地方政府或地方融資平臺債務展期、或進行實質性的債務重組(特別是銀行相關信貸),而地方政府可能會被要求轉讓或質押部分地方資產,以獲得流動性。會議還指出要解決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這將有助于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提振企業信心,但可能需要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臨時信貸和資金支持。
會議指出要制定出臺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與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從而提振企業信心,并鼓勵企業敢闖、敢投、敢擔風險。會議還指出要推動平臺企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本次會議的積極基調將有助于提振民營企業信心,但我們認為短期內對民間投資的提振有限,需要一段時間發揮效果。長期而言,更多具體改革措施出臺,以及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提高法律保障的結構性改革落地,將有助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作者: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汪濤?來源:中國經濟網)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