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清風細雨”,早秋的清晨最是涼爽。在駛往河北省智慧物流產業園區的路上,抬眼望去,便是云霧彌漫的連綿青山。河北省智慧物流產業園就在這青山環繞處......
“徐徐圖之”打造智慧物流
“河北省智慧物流產業園區”項目自2019年至2021年連續3年被評為省市重點項目。該項目投資建設單位為河北物流集團金屬材料有限公司。項目規劃占地約800畝,分為兩期建設,致力于打造成為集物流總部基地、智能倉儲交易中心、期貨交割、智慧物流大數據中心、物流技術研發中心、供應鏈金融、大宗商品交易及城市配送等多位一體的現代化智慧物流產業園區。
“現在,你們過來,道路還算好走,如果早一個月,道路還滿是坑洼。”河北物產供應鏈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方慶說。
走進河北智慧物流園區的建設用地,映入眼簾的便是醒目的園區規劃圖。
園區劃分為東區、西區和南區3個區域。其中,西區規劃占地約380畝,為智慧物流倉儲區,將建設7座現代化綜合智慧物流倉庫;東區規劃占地約200畝,將建設總部經濟大樓、園區智能控制中心、數據中心、綜合服務平臺系統(可為園區內企業提供倉儲物資的數字化、交易、融資、擔保、監管、風險控制、財務征信等服務)等;南區規劃占地約150畝,將建設物流數據采集分析中心、物流新科技產學研基地、供應鏈金融衍生服務和金融機構辦公區等。
一期工程分為三個地塊建設,占地面積約186畝。西區(一期)智慧物流倉庫A庫,占地面積約51畝,倉庫面積18000平方米。西區(二期)智慧物流倉庫D庫占地面積約87畝,倉庫面積22000平方米。西區(二期)48畝地塊倉庫正在建設過程中,今年年底竣工投運。
我們跟隨著方慶來到智慧物流倉庫A庫。倉庫內放置大量的鋼材。“目前,一期倉庫簽約客戶60多戶,主要為敬業鋼廠。”方慶說。
(圖為智慧物流倉庫A庫)
在智慧物流倉庫A庫,我們看到了天車人員正在作業。與以往依靠傳統人工介入的裝卸方式不同,車輛的貨物信息包括車牌號、材質、規格、數量會自動顯示在天車駕駛室智能終端顯示器上,此刻,天車人員會指定到達貨物對應地點并熟練操作天車,將貨物放到指定垛位上。“若天車員不按指定垛位卸載,智能終端上的報警器會顯示彈窗,但天車人員很少發生類似錯誤。”河北物產供應鏈有限公司運維部副總李榮柱解釋說道。
(圖為天車人員作業圖)
“怎么樣?是不是比A庫建設得還要漂亮。”參觀完智慧物流倉庫A庫,跟隨著方主任來到了西區(二期)智慧物流倉庫D庫。一眼望去,D庫以及庫外物資綠化建設比較美觀。該倉庫可放置螺紋、盤線、中厚板、冷軋、熱軋卷板。地面是猶如泡沫般的綠色膠漆柔軟承載著各類物資。倉庫內還設有專門托盤用來保護卷板免受磕碰。
(圖為智慧物流園區D庫)
“智能倉儲管控”優化經營管理
“雖說,園區還在規劃建設中,但“應用于河北省智慧物流產業園區A庫的‘長材(棒線材)庫區智能化管控關鍵技術及裝備’項目榮獲中國冶金科學技術一等獎。”李榮柱告訴記者,其核心“智能倉儲管控”致力于實現鋼材物資倉庫的統一化、標準化、數字化的全流程管理。
“關于智慧物流園區如何體現智能化?”帶著想要一探究竟的心理,運維部副總李榮柱在繁忙中抽出時間為我們解開疑團。“園區的智能化主要體現在軟件和硬件方面。從軟件來看,智能化體現在出庫、入庫流程上。從出庫來看,用戶通過倉儲管理系統進行需求申請,線上下單。庫管接到訂單需求,對訂單進行審查,等待車輛到達。車輛到達后,庫管核實工單并點擊“車輛到達”按鈕。同時,道閘對計劃中的車牌號進行智能識別,自動起桿。車輛入場的同時,根據車輛所對應的工單信息,倉庫內對應跨位的LED顯示屏會自動投射車牌號信息。司機根據庫內大屏引導,將車輛安全停靠在指定跨位,司機下車按下綠色“到達”按鈕,隨后撤離到安全位置,等待裝車。”
(圖為LED顯示屏)
裝卸環節也實現了智能化。“貨車司機在按完‘到達’按鈕后,相應跨位的作業工單實時同步到天車的車載電腦上,天車人員根據工單信息進行作業。作業過程中,通過激光雷達計數及稱重矯正技術,實現對鋼筋捆數和倉庫數據的實時跟蹤。”此外,最后的核驗環節,李榮柱介紹,車輛完成裝車后,由工作人員進行驗貨,對照手持終端所顯示的訂單信息,對貨車所裝貨物逐一盤點核驗,確保出入庫數據準確。
(圖為“天車”上的車載電腦)
“入庫和出庫所需的流程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入庫沒有線上下單環節。只要是開往河北省智慧物流產業園區的車輛,庫管會第一時間通過北斗定位系統,自主獲取貨車信息。當貨車到達園區倉庫后,智能倉儲管控系統會進行合理規劃引導貨車停靠在指定位置。”李榮柱說道。
在硬件方面,該項目主要配備包括24小時無死角監控、天車激光定位、三維激光雷達、橋式下旋轉電磁吊、5G基站等。李榮柱介紹,天車激光定位,安裝在天車的兩個方向上,顯示天車運行動態;三維激光雷達準確掃描件數;橋式下旋轉電磁吊每次裝三噸左右,大概三捆;5G基站保障信息傳輸速率,確保訂單準確。
與傳統鋼材倉庫的管理處于人工紙質開票、現場找貨、現場盤點,司機裝卸車全靠吼等人工介入的老辦法不同,通過不斷優化調試,河北物產供應鏈有限公司實現鋼廠數據鏈自動推送、入庫出庫信息自動識別、裝卸貨信息與庫位自動匹配、工單全流程數字化傳遞、裝卸棒材物資自動計數、吊車狀態實時顯示、庫區視頻監控工業5G應用等技術的研發、實施與升級,顯著提高了倉庫管理的數據精確性,提升了倉庫管理水平,改善了員工工作環境,大幅縮短了車輛裝卸時間,同時提升了客戶服務質量。
“踐行綠色理念”彰顯國企風范
近年來,河北物產供應鏈有限公司積極貫徹落實《“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努力探索綠色、環保、節能、安全在智慧物流園區項目的應用實踐,并在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精力。
記者了解到,8月11日,河北省智慧物流產業園區西區(一期)項目通過“一級三星綠色倉庫認定”。專家評審組實地考察了項目投入使用中的智能化棒材立體庫、智能照明、智能吊裝、智能物流、雨水收集、光伏發電系統等綠色物流技術。
“不像別的倉儲采用金字塔擺放貨物,項目中投放使用的‘智能化棒材立體庫’采用井字形排剁達到多放貨,有效利用空間等目的。”李榮柱介紹。
“綠色倉庫認定”由企業自愿申報,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具體組織實施。根據行業標準《綠色倉庫要求與評價》,分別從庫區選址與規劃、節地與土地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環境六個方面進行評定,共劃分為一級(三星)、二級(二星)、三級(一星)3個等級,其中一級(三星)為最高。
(圖為智慧物流園區A庫)
“一級三星綠色倉庫認定”的獲得是對河北物產供應鏈有限公司在踐行綠色理念方面最大的褒獎。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效果正在顯現:部分庫區光伏發電,實現了自發自用、余量并網。使用光伏發電的庫區碳排放量趨于零;一批大型充電樁已投入使用,綠色能源汽車很快會趕到園區;太陽光通過光纖傳導到室內,智能、綠色、低碳照亮了辦公室。園區倉儲設施不久也會實現智能照明;收集來的雨水一部分用于生產,一部分融合太陽能滿足生活用水。
看似綠色升級的背后,卻是高昂的投入。投資大、回報周期長是國內園區普遍遇到的問題,但有著國企擔當與風范的河北物產供應鏈有限公司,著眼于企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后力”,不惜重金全力打造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高標準物流園區。
光伏發電、智能照明、一輛輛新能源車、一排排充電樁······這一張張亮麗的名片所彰顯的綠色低碳、驅動創新、高質量發展理念,在智慧物流園建設者們勤勞的雙手中,正變成一幅幅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