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生態文明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進展和成效,并就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進展成效和目標實現、節能和提高能效、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進展成效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劉德春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一是環境質量顯著改善,二是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穩步提高,三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成效明顯,四是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五是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六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入推進。
劉德春表示,十年來,我們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退出過剩鋼鐵產能1.5億噸以上、取締地條鋼1.4億噸;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5.1%,比2012年增加5.7個百分點;“三新”產業增加值相當于GDP的比重達到17.25%;新能源產業全球領先,為全球市場提供超過70%的光伏組件;綠色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面積比例提升至84%。
劉德春強調,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能源資源約束依然突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對做好節能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將堅持節約優先,把節能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做好相關工作:
一是切實加強高質量發展用能保障。持續完善能耗雙控政策,優化節能目標評價考核頻次和考核方式,落實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政策,實施重大項目能耗單列,保障國家布局重大項目合理用能需求。
二是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優化項目管理方式,實施清單管理、分類處置、動態監控。嚴把增量項目關口,深挖存量項目節能潛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三是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和行業節能改造。支持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三改聯動”。對標能效先進水平,推動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點用能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加快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持續推動老舊供熱管網等基礎設施節能降碳改造。
四是不斷完善節能法規政策。推動修訂節約能源法、節能審查辦法等法律法規。加快制修訂一批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等強制性國家標準,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節能技術和產品。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