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首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下稱“裝洽會”)將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在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啟動建設一周年的時間節點,裝洽會的意義非同尋常。
這是全國首個對接《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的裝備制造專業展會。本屆裝洽會有超過200家企業參展,將搭建投資貿易的專業對接平臺,屆時來自國內外的知名龍頭企業將在展會上舉行重大項目簽約,投資總額為數百億元,涉及海洋工程制造、通航制造、智能制造、3D打印等諸多領域,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建設注入新活力。
有專家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通過專業化、國際化的運作,裝洽會將有助于形成珠江西岸先進裝備的產業品牌,吸引國外先進制造業的高端技術和設備,促進廣東與國內外先進制造技術交流,從而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促進廣東區域均衡發展。而在《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背景下,依托廣東制造業基礎及毗鄰港澳的優勢,裝洽會有望重塑中國裝備會展格局,搭建中國裝備“走出去”的橋梁,為中國制造業的轉型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林江:
以“裝洽會”聯通內外
爭當先進裝備龍頭
裝洽會是《中國制造2025》正式頒布后,廣東落實制造強國戰略、加快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重要戰略舉措,將成為珠江西岸地區先進裝備制造業招商引資的新平臺,為產業轉型升級帶來新動力。
首屆裝洽會選擇在珠海舉行,既體現了珠海發展裝備制造業的基礎與潛力,也反映了珠海可以將會展經濟作為先進裝備制造業的加速器。會展經濟是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珠海毗鄰的香港和澳門都是會展經濟的龍頭。裝洽會的成功舉辦,將標志著全省乃至全國的生產性專業展會,尤其是技術含量較高的專業展會可能以珠江西岸地區作為著力點,并逐步演變為珠江西岸招商引資的新平臺。
作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重要城市之一,珠海還可以充分發揮橫琴自貿片區在機制體制創新方面的先行先試優勢,讓港澳地區的現代服務業得以在珠海優先發展,為包括裝備制造業在內的先進制造業提供產業孵化和金融支持等服務。
就制造業的實力本身而言,目前珠海不一定是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但是如果珠海成功借力會展經濟,并通過裝洽會的舉辦把珠海打造成為包括先進裝備制造業在內的生產性展覽中心,通過橫琴自貿片區的機制體制創新把港澳的會展、金融等服務的人才和管理資源成功嫁接到珠海,再對接珠三角龐大的制造業企業群體和粵東西北地區的潛在市場,珠海不僅可以成為廣東乃至全國裝備制造業的龍頭城市,而且還可以成為我國先進裝備制造業產品和服務的展示中心和服務中心,從而真正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輻射能力的珠江西岸核心城市。
南方民間智庫專家委員會副主席彭澎:
發揮會展乘數效應
促珠西先進裝備發展
裝洽會對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促進作用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吸引國外先進制造業的高端技術和設備。廣東作為重要的世界制造業基地,是世界先進制造業尖端技術廠商、研發機構和投資者都不容忽視的市場,裝洽會勢必引起相關企業的關注。
二是裝洽會可以被打造成珠西乃至中國制造業的展示窗口、交易平臺,推動珠江西岸乃至廣東、全國的制造業實施“一帶一路”戰略,走向世界市場。
三是促進世界最新制造業技術的相互交流和提升。裝洽會有大量的技術和市場信息,通過引進來與走出去、貿易與投資、專業展與綜合展的“三個結合”,展會的綜合效應可期,有利于產業提升。
裝洽會如果取得成功,還可以推動珠西城市群和產業群的協調發展,一方面提升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提升珠海的城市地位。一大批先進裝備制造業在珠海興起,不僅將增加珠海經濟發展的效益和產業分量,也將提升珠海在珠中江經濟圈的地位。此外,裝洽會如果取得成功,還能促進珠三角兩翼均衡發展。過去珠江東岸發展比西岸地區快,隨著港珠澳大橋等基礎設施的興建和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建設,珠江西岸的潛力終會發揮出來。裝洽會是“六市一區”的共同平臺,如果能成功推動產業帶的發展,那么會對珠西工業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起到提升作用,“以展興業,以業興城”,最終實現“以產業帶興城市群”的目標。
縱深
后發先至:
珠海搶占“中國制造2025”先機
珠海近年來著力構建“三高一特”現代產業體系,尤其是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啟動建設以來,珠海依托環境、后發優勢和難得的先發機遇,緊緊盯住先進裝備制造精準發力,充分對接國內外市場需求,產業發展取得新進展,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的發展態勢凸顯。
目前,珠海已經形成了海工裝備、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優勢產業在內的“海陸空”產業體系。在《中國制造2025》所列的十大重要產業中,珠海有8個產業或已形成優勢,或提前布局,并且聚集了一批龍頭項目,為廣東落實《中國制造2025》、西岸先進裝備產業帶的建設提供更強支撐。
在先進裝備制造的發展中,珠海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完善包括企業、公共服務平臺、高校等在內的制造業創新網絡,目前全市先進裝備制造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占比已超過30%,不少企業掌握了國內外領先的自主創新核心技術,掌握了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主導權。
瞄準先進裝備精準發力
對接需求實現重點突破
廣東作為制造業大省,長期以來均以產品制造為主,裝備制造的發展相對滯后,大量高端先進裝備基本依賴國外進口。推動廣東的制造業轉型升級,必須由產品制造向裝備制造拓展。
立足于環境優勢和戰略機遇,珠海在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過程中,瞄準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精準發力,目前已在部分領域形成了重點突破。
高端裝備制造是國家著力培育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主要包括航空產業、衛星及應用產業、軌道交通裝備業、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五個細分領域。
珠海目前的裝備制造產業已覆蓋高端制造的全部領域,并擁有不少龍頭項目,例如海工裝備的中海油、三一海洋重工;航空產業的中航通飛;衛星產業的歐比特;軌道交通裝備的中國中車、業成軌道等。
如果從《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十大重點領域來看,珠海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電網、生物醫藥及高級醫療器械、通用航空設備、海工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設備、高端數控機床與機器人八大領域,或具備了良好基礎,或已提前布局,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的發展態勢明顯。
有專家表示,當前廣東正全力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珠海的部分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如海工裝備、航空航天填補了廣東的產業空白,其產業的發展成效,將對西岸乃至廣東的裝備制造產業產生影響,為廣東落實《中國制造2025》提供更多支撐。
依托信息產業促兩化融合
加快培育智能制造新優勢
由格力自主研發的全自動樣品生產線已在珠海投入使用。據格力有關負責人介紹,以往產品要經過五道工序才能生產,現在只需一臺機器、一次操作就可以完成。重復性勞動的人員減少一半,但產能卻增加了近一倍,企業生產效率大幅提高。
格力是目前珠海智能制造領域的先鋒之一。珠海軟件產業的基礎在全省名列前茅,這為推動兩化融合奠定了較好的基礎。在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中,珠海立足兩化融合的現實基礎,著力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力爭培養成珠海先進裝備制造的新優勢。
目前,珠海的智能制造有較好的基礎,已涉入一些關鍵技術如工業機器人、智能控制系統及智能工廠、智能電網、智能醫療等應用領域,部分企業已嶄露頭角。
位于珠海金灣區的瑞美電機是一家專注于生產伺服電機、編碼器和減速機的創新型企業,這三種產品都是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目前我們自主研發生產的伺服電機能量轉化效率高達90%,在技術上已經能與質量最好的日本電機一爭高下,這使我們的產品能迅速打開市場,基本上每年生產多少就能賣出多少,預計未來幾年公司僅伺服電機的銷售額大概是5億元至10億元。”該公司總經理姜翔說。
珠海的智能電網產業也是一大亮點,目前珠海在配網自動化、智能用電與智能家居、新能源與微網、變電站自動化、信息與通信五大領域形成了一批優勢企業和特色產品,其中包括以珠海許繼電氣為代表的核心企業和以派諾科技為代表的高速成長型企業。
一批傳統的制造企業也在著力進行智能化的改造,推動生產過程智能化,建設智能車間、智能工廠。三一集團副總裁、港機事業部董事長伏衛忠介紹,今后三一海洋重工珠海項目的重點包括加快推動制造的智能化、建設智能碼頭,“今年將進一步完善生產工藝,爭取將生產線都升級為機器人控制”。
構建制造業創新網絡
著力攻克核心技術
引進學習的跟隨模式、不掌握關鍵的零部件和核心技術、產業發展容易遭遇瓶頸是中國制造的難題。珠海在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科技企業孵化、高新技術培育等方面共同發力,以創新驅動推動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
目前,珠海已有不少裝備制造企業擁有自主研發的關鍵核心技術,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賽納打印掌握的打印機耗材加密芯片技術成功打破了跨國公司的技術封鎖;云洲智能憑借自主研發技術成為中國唯一的水面機器人研發和供應商;和氏自動化生產的去毛刺機則成功打破國外產品的壟斷,國內市場九成以上的制冷壓縮機去毛刺機產品來自和氏。
按照創新驅動發展的要求,珠海加快建設以創新中心為核心載體,以公共服務平臺和工程數據中心為重要支撐的制造業創新網絡。
目前,珠海已依托清華科技園加快建設清英智能電網研究院,并將引進與航空航天制造等相關的新型研發機構。中山大學也將在珠海建設若干國家級重大科學研究平臺,支撐珠海先進裝備制造、電力能源等產業發展。
以政府為主導的“國家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也在珠海涌現。在高欄港,國家船舶及海工裝備材料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將在今年內投入使用,其檢測能力將覆蓋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所用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填補廣東相關產業的檢測空白,也將帶動整個珠西海工裝備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
此外,珠海正與華南理工大學加快建設廣東首個現代產業創新研究院,在建設產學研合作平臺、開展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培養高層次人才等方面深化合作,打造珠海乃至全省發展現代產業特別是先進裝備制造業的公共創新服務平臺。
強化橫琴平臺功能
服務珠西產業發展
從裝備制造發達地區的發展歷程看,先進裝備制造的興起,離不開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以橫琴自貿片區為平臺,珠海正全力構建面向整個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的“服務高地”,提供一個接軌國際的平臺,增強“龍頭”的服務力和輻射力。
作為珠江西岸唯一的自貿試驗區,橫琴著重發展商務服務、金融、法律、知識產權等高端服務業,恰恰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提供了配套的服務。
“裝備制造產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融資需求非常大。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融資的支持,橫琴自貿片區擁有大量金融機構和金融創新政策,這在珠西具有唯一性,也將為珠西裝備制造發展帶來更大的驅動力。”林江說。
珠江西岸制造企業也希望借助橫琴自貿片區的優勢,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在江門金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皓炫看來,橫琴自貿片區的建設將對江門等周邊地區產生輻射作用,其在金融等服務業方面的優勢可以為周邊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更多的支持。
“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會越來越快,橫琴自貿片區有政策、區位等多重優勢,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優勢搭建金融等服務平臺,促進裝備制造產業和整個珠江西岸地區的經濟發展。”潘皓炫說。
陣地
以西部開發為主戰場
助力裝備制造發展
在珠海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中,西部地區無疑處于“龍頭”地位。珠海西部擁有珠江西岸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華南地區條件最好的深水港口、擁有珠海機場以及相對充裕的發展空間,這些獨特優勢使珠海西部成為該市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的“主戰場”。
按照規劃,珠海未來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將以高欄港經濟區為核心,以金灣航空產業園、斗門富山工業園為樞紐,結合高新區培育孵化基地、橫琴新區總部研發基地和保稅區商貿服務基地,基本形成了“一個龍頭、兩個重點、三個支撐”的先進裝備制造業總體空間布局。珠海西部正是這個產業布局的龍頭和重點區域所在。
目前,珠海已在全市層面成立西部開發建設領導小組,以構建大交通、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推動生態新城建設為抓手,突破地域界限,樹立“三區一盤棋”的大格局,統籌推進西部地區的全面開發。
在產業領域,珠海提出,西部要著力打造全省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重點發展船舶和海工裝備、航空航天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裝備、高端電子裝備和智能制造等產業,集中優勢力量打造3至5個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如今,西部地區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已取得成效。高欄港區聚集了中海油、三一集團、珠江鋼管、巨濤等龍頭項目,一個世界級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已現雛形。金灣的航空產業園主要布局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目前已引進總投資超過150億元的近30個航空要素項目,初步形成航空制造和服務產業體系。斗門的富山工業園則主要布局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海洋工程裝備、電子信息裝備和節能環保裝備等行業,目前已成功吸引中國中車珠海基地、方正科技、玉柴船舶動力、中聯重科等國內知名裝備制造企業投資落戶。
來源: 南方日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