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在京舉辦“2021(首屆)鋼鐵工業品牌質量發展大會”,以“強品牌、提質量、促發展”為主題,搭建鋼鐵品牌發展交流平臺,宣傳和展示鋼鐵品牌。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龍強表示,目前鋼鐵行業正處于“兩個超大項目”“兩個萬億投資”的大背景下,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及品牌的價值都將大幅提升。據介紹,“兩個超大項目”是指超低排放改造和超大規模產能置換;“兩個萬億投資”,一個是指2億多噸的鋼鐵產能置換升級項目總投資會超過1萬億元,另一個是指鋼鐵行業的低碳改造投資也將是萬億元級。
張龍強表示,鋼鐵工業是我國最具全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之一,加強品牌建設,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鋼鐵品牌,是推動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支點,是體現中國鋼鐵在全球占據半壁江山地位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不論是“十四五”規劃,還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及工信部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都對品牌質量建設工作高度重視,并部署了具體工作,未來品牌強國的進程只會更快,鋼鐵行業也將深度融入其中。他認為,就鋼鐵行業來說,品牌建設要抓好如下幾個發力點:一是以質量為基樹立鋼鐵品牌;二是以創新為擎永葆品牌生命力;三是以標準為綱引領鋼鐵品牌建設;四是以綠色低碳、智能制造為抓手鍛造鋼鐵品牌;五是借媒體之力傳播品牌影響。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鋼鐵冶煉項目備案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于今年6月1日正式執行。張龍強表示,《意見》的關鍵點在于明確了未來鋼鐵產業布局的方向,即鼓勵原址集聚發展,審慎進行搬遷或異地改造。在國家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意見》對鋼鐵行業“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體現的主要政策導向比較重要的是嚴禁新增鋼鐵冶煉項目產能。2016年2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發〔2016〕6號)明確提出“各地區、各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備案新增產能的鋼鐵項目”。《意見》再次重申“嚴禁新增鋼鐵冶煉項目產能”,表明鋼鐵行業“十四五”時期將繼續堅持貫徹落實相關政策措施,為深化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支撐和保障。
此外,張龍強還表示,“十三五”時期鋼鐵行業效益持續回升,為追求利潤,各地通過產能置換加快鋼鐵領域投資,分散、無序建設的鋼鐵冶煉項目給多個地區帶來了資源和環境承載壓力。《意見》明確提出企業依托原址集聚發展不設定粗鋼產能規模限制,也再次表明了國家對鋼鐵項目異地搬遷改造的審慎態度。
對于低碳發展,張龍強表示,低碳發展在全球范圍內都受到高度關注。全球鋼鐵工業碳排放量占全球能源系統排放量的8%左右,中國鋼鐵工業由于工藝流程以高爐-轉爐長流程為主,能源結構以煤炭等化石能源為主,其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左右,成為落實碳減排的重要責任主體。鋼鐵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一陣風,而是全行業的一場持久戰,需要總體謀劃,科學推進。“十四五”期間,鋼鐵行業要進一步推進綠色低碳生產,持續調整流程結構和能源結構,以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要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更加嚴格的能效和排放標準;要加大低碳研發投入;要不斷優化產業布局、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及強化碳資產管理等。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