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每個中國人都正在度過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如今,疫情仍在蔓延,各地均已升級防護措施,相信必將戰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國加油!武漢加油!2020年的國內鋼材市場將會如何演變?政策面會有哪些消息,投資增速是否出現變化?鋼鐵行業去產能、產能置換、環保治理等各方面有什么新的動向?鐵礦石、煤焦等原料價格是否波動?鋼鐵企業的利潤空間是否繼續收縮?
2019年在國內外不穩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紅利進一步弱化的綜合作用下,我國鋼鐵行業呈現產量繼續增加、企業效益下滑、行業結構有所優化的特點。從宏觀上看,近期中央政治局在分析研究2020年經濟工作時強調,2020年是全年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強調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要全面做好“六穩”工作,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中國社科院經濟藍皮書指出,2019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在國內一系列“六穩”政策和改革開放措施作用下,全年有望實現6.1%左右的增長,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表現比較好。不論是從政策層面出發,還是從市場實際運行情況看,2020年的宏觀面都不宜過分悲觀。展望2020年,預計鋼鐵行業供給端仍相對寬松,需求環比增速放緩,鋼鐵價格重心仍會下移。展望2020年,宏觀面穩增長的主基調會貫穿全年,政策性托底因素還將存在。我們預計,在國際貿易摩擦有所緩和,以及政府加強逆周期調控和擴大改革開放力度的綜合作用下,2020年中國GDP增速會維持在6%以上。從供給角度看,2020年新建置換產能不容忽視,高利潤導致的高產量,會在需求不及預期的時候再次形成矛盾積累,只要價格長期處于高位,就會啟動下跌行情來修復。不過,隨著鋼鐵行業集中度的不斷提升,鋼廠對價格的掌控能力,以及下游對價格的的引導能力也在不斷加強;另外,占據產量份額20%以上的短流程電爐鋼具有很強的彈性,一旦市場價格破位邊際成本,也會自我調節供給,從而對鋼價形成一定的托底作用。因此,我們既要防范鋼價推高后積累的風險,也無須對鋼價過度看空。從成本端看,供給側改革對于鋼鐵行業的影響接近尾聲,原料端對鋼廠利潤的擠壓作用趨于明顯,但鋼廠也有更多手段調控利潤水平,比如,在成材降價時,向上游行業表達訴求,壓縮原料采購價格;比如,發揮區域鋼廠的“協同作用”,調控本地市場銷售價格;比如,利用期貨等金融工具對沖風險等等。預計,雖然供給側紅利導致的暴利時代已經終結,但2020年鋼企仍能維持正常的利潤水平,全行業年均利潤較2019年下滑幅度會明顯收窄。總體而言,2020年,我國鋼材市場供應量將繼續增加,但國內終端需求增速或放緩,出口面臨較大的壓力,市場供需或由緊平衡轉向供給適度寬松。
2020年度國內建筑鋼市在前高后低的基調下,將呈現不規則的“M”運行趨勢,全年度均價同比有所下滑,指數年均降幅在200元/噸左右,年度價格高峰節點或在一季度和三季度出現。具體來看,春節之后市場會有一波囤貨推升行情,而一季度后期隨著庫存達到峰值,部分區域需求啟動滯后,鋼價承壓下行可能性大;進入二季度后,供需同步啟動,鋼價或呈現震蕩走勢;三、四季度原料價格重心下移,鋼價將出現調整,但政策面托底因素發揮作用,低位仍有機會抬升;全年關注環保政策和置換產能對供應端的影響。(轉自:鋼圈說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