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系列重大投資項目落地河北,頗受外界關注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話題在全國兩會前夕持續升溫,環北京地區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2月26日,北京市與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在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舉行,現場共簽約項目52個,意向企業50余家,意向投資額超過300億元,此舉被外界認為將進一步推動通州與北三縣協同發展,加快北京企業疏解,加快北三縣產業落地,改善北三縣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實現城市的職住平衡與快速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廊坊市市長陳平3月4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最近幾年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力度越來越大,成效越來越明顯,有力地助推了廊坊市高質量發展進入快車道。
截至目前,河北省已出臺實施河北省總體規劃、功能定位規劃和27個專項規劃,交通、環保、產業三個領域持續實現突破。在項目投資上,2018年河北省引進京津項目3717個,資金3864億元。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寶忠3月4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河北省吸引一批大型項目落地,隨著未來項目數量的不斷增加,將對河北省的經濟發展起到越來越明顯的促進作用。
2019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5周年,區域協同發展成效逐漸顯現。
河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李強3月4日在接受記者獨家采訪時指出,自2014年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來,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觀念已經成為共識。在交通一體化上,協同效果也在逐漸顯現。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明確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李強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就是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為主,同時協調京津冀的產業布局。
陳平告訴本報記者,廊坊市在圍繞與京津冀錯位發展和產業鏈接續發展上,積極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縣域特色產業,重點抓好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健康和臨空經濟等“3+1”主導產業。
產業已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合作共贏”的PPP市場化運作機制被用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華夏幸福與地方政府合作,以市場化機制開發建設運營產業新城,以科技成果轉化、創新集群打造、產城深度融合為著力點,探索促進河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縮小京津冀發展落差的路徑。
李強建議,未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動能要轉化,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目前,京津冀地區的人才和科技創新能力分布還不平衡,在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過程中,要促進人才和科技創新能力向周邊地區轉移,讓環北京地區發展更快。在教育系統的協同創新上,要加大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力度,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河北高校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上的能力。
李寶忠認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在向河北地區布局、推進產業轉移的同時,也要通過大企業拉動、帶動地方企業協同發展。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