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記者:張辛欣、張曉潔
將大模型“裝”進手機、融入供應鏈,帶到辦公室和生產線……開年以來,大模型應用加速落地。從百度文心大模型上線“深度搜索”功能,到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全面接入DeepSeek開源大模型,近段時間,國產大模型更是頻頻上新。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表示,2025年將實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動,加強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研發布局和重點場景應用。國產大模型發展按下提速鍵,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帶來產業變革。
走進萬事利集團展廳,在一塊屏幕上輕點幾下,即可生成創意圖案,上傳至活性免水洗印染一體機,一條絲巾自動“打印”出來。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首創AIGC設計大模型,擁有花型數據庫、300多種圖像算法,設計師原先要花3到5天進行的設計,如今只需幾秒鐘。
這是大模型應用于工業生產的生動寫照。開年至今,各行各業均感受到大模型熱潮。
連日來,DeepSeek在多家醫院完成本地化部署,部分地區政務系統陸續接入并實現應用。
快手視頻生成大模型“可靈”新增“多圖參考”功能, 能夠整合多個圖片中的不同主體, 根據文字描述生成融合視頻。AI視頻模型加速和影視、廣告制作、IP開發等領域融合。
從生產端到消費側,從制造業到服務業,有關大模型的新應用層出不窮。
“當前全球和我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均處于穩步增長期,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大模型作為推動人工智能加速發展的關鍵技術產品,其市場潛力不容小覷。”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未來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蒲松濤說。
從應用范圍來看,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分為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前者可在不進行微調或少量微調的情況下完成多場景任務,后者則更聚焦特定行業,滿足制造、金融、能源等不同領域的需求。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目前,我國累計培育416家人工智能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4500家。隨著大模型行業快速演進,其專業領域不斷細分。
比如,黑貓集團所在的炭黑行業,為橡膠、塑料等行業提供上游材料,工藝流程復雜,對技術、安全生產等要求高。浪潮云洲以知業大模型為底座,融合知識圖譜、行業大數據等,通過優化生產工藝、精準控制參數,推動黑貓集團炭黑新產品合格率提升15%,備件消耗減少20%。
“人工智能正從賦能工業研發設計、營銷服務、運營管理等環節,逐步深入工業中試驗證和生產制造等,展現出賦能新型工業化的巨大潛力。”蒲松濤說。
大模型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需多管齊下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首先就是筑牢基本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認為,大模型高度依賴算力、算法、數據。一方面,要加快人工智能現有技術路線追趕,加大對前沿模型架構、先進計算等變革性技術路線戰略布局;另一方面,也要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升級,加快推進算力互聯互通,同時進一步完善人工智能發展的軟硬件生態,支撐算法突破、應用賦能。
蒲松濤建議,推動建設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降低初創企業、中小企業參與門檻,鼓勵形成百花齊放的市場競爭格局。
實體經濟是大模型應用的“大賽道”,但工業場景多樣、復雜等特點提高了人工智能賦能應用的門檻。業內普遍認為,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對行業專業知識理解仍不足,大模型展現的能力尚不足以支持專業應用,強化應用場景的訓練是當務之急。
“要聚焦高價值人工智能創新領域,支持建設一批共性技術研發平臺等,也要進一步拓寬數據渠道,支持打造垂直細分領域工業大模型。”蒲松濤說。
安全是產業發展的最重要基礎。相對于大模型本身的研究,相關的安全研究剛剛開始。業內人士建議,高度重視大模型發展中的安全隱患,加大數字安全等領域技術創新,建立安全風險評估和應對機制,建立完善相關標準規則等。
記者了解到,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組織開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任務“揭榜掛帥”,將支持企業、科研機構等加快算力、算法、數據研究攻關,加強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研發布局,推動人工智能和重點行業深度融合。同時,加快生態培育,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助力產業健康發展。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