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冶金環保產業聯盟
01 出口表現強勁 02 海外建廠白熱化 專利創新力成效顯 04 人才學歷水平越來越高 05 產業鏈延伸不間斷
為了提高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我國鋼鐵企業紛紛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
日照嵐山區通過“鏈式”招商,打造了以電鍍產業為主導的日照電鍍產業園,截至目前,日照電鍍產業園已有20個項目落地,其中在建項目7個,下半年開工項目13個。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30億元,利稅6億元。
此外,日照市昱嵐新材料是日照市不斷延伸鋼鐵產業鏈條而推進的“吃鋼嚼鐵”項目,項目建成后,每年“吃鋼嚼鐵”能達到500萬噸。
新余市集中優勢土地資源以保障重點項目建設,新規劃3000畝土地專門用于建設新鋼工業產業園,以承接新鋼的配套企業。渝水區與新鋼通過整合儲量超億噸的白云巖礦山和周邊的石灰石熔劑礦,將可為新鋼提供充足的熔劑供應,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新鋼對外部資源的依賴。
吉林建龍的高品質新能源電磁材料工程,主廠房已封閉進入調試階段,預計年底各機組陸續投產。吉林建龍還將重點實施16萬噸取向硅鋼、余熱供暖、煉軋鋼設備升級改造等工程項目。這些項目全部建成后,吉林市鋼鐵產業鏈條將延伸至新能源汽車、高端電機等新領域,預計年可增加產值近200億元。
這些項目的推進實施,不僅豐富了鋼鐵產業鏈條,也提高了整個產業的附加值和競爭力。
06 無人工廠駛入快車道
智能化轉型成為鋼鐵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今年以來,“無人工廠”在鋼鐵行業迅速崛起。
鞍鋼礦業關寶山公司以設備狀態感知智能化、模型智能診斷化、運行改善系統化為抓手,建立設備預知維修體系,極大優化了設備管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向全面建成“無人工廠”目標邁出重要一步。
沙鋼集團成功應用鐳目智能連鑄澆鋼無人平臺,在沙鋼已穩定運行超過8000爐,成功率高達99%以上,真正實現了連鑄臺上現場全流程自動化、無人化澆鋼作業。
寶鋼股份宣布全面啟動AI戰略,公司將2024年定為全面推進AI戰略的元年,截止2023年末,公司已裝備工業機器人1424臺。按照中國寶武相關規劃,到2026年末,寶武將實現機器人超1萬臺套。
這些舉措的實施,將推動鋼鐵行業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
07 產能壓減持續推進
近年來,我國鋼鐵行業經歷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產能管控措施。
2020年12月28—29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指出,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
2021年4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部署粗鋼產量壓減等工作,在保持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重點壓減環保績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藝裝備水平相對落后企業的粗鋼產量,避免“一刀切”,確保實現2021年全國粗鋼產量同比下降。
河北省煉鋼產能由2011年峰值的3.2億噸減至現役裝備1.99億噸,實現了控制在2億噸以內的目標。
自2024年8月23日起,工信部暫停公示、公告新的鋼鐵產能置換方案。
這些措施的實施,有助于優化鋼鐵行業產能結構,提高行業整體效益。
08 鋼企重組加速
2023年8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印發《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提出鼓勵鋼鐵企業開展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改變部分地區鋼鐵產業“小散亂”局面。
2023年12月2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與中國寶武簽署了合作協議,寶武將持有山鋼集團49%股權,寶鋼股份將持有山鋼集團日照公司48.6139%股權。
《河北省建設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十四五”規劃》曾提及,整合重組省內外鋼鐵企業,打造具有全球市場競爭力和話語權的特大型鋼鐵集團,2025年全省前10家鋼鐵企業產能占全省70%左右;2023年4月21日,河北省工信廳發布《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639號提案的答復》,鼓勵大型民營鋼鐵企業在省內外兼并重組,在集團化發展、兼并重組、延伸產業鏈、多元化經營資源配置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形成一批千萬噸規模的優勢企業。
這些舉措的實施,將推動鋼鐵行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09 短流程電爐煉鋼漸成主流
隨著廢鋼資源量的增加和環保要求的提高,短流程電爐煉鋼逐漸成為鋼鐵行業的主流生產流程。據中鋼協統計,近年來各地計劃新建的煉鋼產能中27%為電爐,合計1.1億噸左右,預計2035年我國電爐鋼產量比例將達到30%。
近年來,一些地方已作出積極探索。如四川省2023年短流程電爐煉鋼規模達1300萬噸,電爐鋼產量占比約40%。
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臺《鋼鐵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到2025年底,廢鋼利用量達到3億噸,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力爭提升至15%。
據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報告預測,2045年前后,電爐流程也將替代傳統高爐-轉爐長流程,成為鋼鐵行業的主要生產流程,到2060年,電爐流程所占比例將提高到50%。
10 特鋼行業盈利能力凸顯
特鋼因其高附加值特性,在行業內展現出更強的盈利能力。2023年36家上市鋼企中10家特鋼企業實現凈利潤131.87億元,2023年10家特鋼企業中有9家盈利。
今年上半年,鋼鐵企業經營承壓,業績普遍下滑。在普鋼企業上半年業績整體虧損的形勢下,13家特鋼企業同期卻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8.23億元,同比增長28.08%。其中,第二季度,13家特鋼企業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6.3億元,環比增長19.92%,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
業界人士認為,在降本增效修煉內功的同時,各大鋼鐵企業也不斷加碼高端產線、產能,比如長材轉板材,普材轉特材等。當前鋼鐵行業仍處于磨底階段,激烈競爭之下,相關鋼鐵企業也都在積極變革,以適應新的發展方式和發展需求。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