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7月22日,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數轉智改、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也是中小企業的必修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要注重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提升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強產業鏈上下游數據的開發利用?!?/span>
劉烈宏介紹,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加強科技創新,要利用數字技術來提高研發生產、制造、銷售、服務等環節的效率,構筑起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還要提升產品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在智能交付、品牌塑造等方面,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數據供給往往不足,需要進一步發揮數據要素的紐帶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加強全產業鏈上下游的數據融通,形成以產業鏈龍頭企業為主導、上下游企業協同轉型的數據流通利用體系,因企施策為中小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正從‘理念規劃、政策驅動’走向‘規模實踐、價值驅動’階段,很多企業做得不錯,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劉烈宏表示,下一步,國家數據局將會同國家有關部門,持續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營造良好環境,并主要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數據賦能、營造數字化轉型生態等方面作出努力。
在加強數據賦能上,國家數據局正在研究制定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相關政策,擴大公共數據資源的高效供給,推動大中小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共同開發利用企業數據,不斷滿足中小企業等各類企業數據資源的需求。
關于營造數字化轉型生態,國家數據局將支持開發適合中小企業的“小、快、輕、準”數字化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打造供需對接、全鏈協同、價值驅動的數字化轉型生態。“我們也鼓勵和支持互聯網平臺、行業龍頭企業等立足自身優勢,開放數字化資源和轉型能力,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劉烈宏說。
下文整理了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會議的發言內容。
首先,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向大家介紹了國家數據局貫徹三中全會的具體舉措,推動國家數據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情況。
他表示,國家數據局自去年10月份掛牌成立以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把握職能定位,堅持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一條主線”,統籌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三個建設”的工作思路,推動數據工作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數據工作新局面。
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方面,我們加快完善數據基礎制度體系,圍繞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堅持系統謀劃,注重加大政策供給,研究起草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公共數據與企業數據開發利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等多項制度和規則文件,著力將我國海量數據優勢轉化為國家競爭新優勢。在推進過程中,一些地方加快探索數據產權結構性分置制度,推進健全數據授權機制,加快完善數據要素市場體系,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我們加快推動數據基礎設施布局,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推動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在算力布局、網絡傳輸、監測調度、算電協同、安全防護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研究發展壯大數據標注產業發展的政策舉措,發布了承擔數據標注基地建設任務的城市名單。研究制定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部署開展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試點,打造安全可信流通利用環境。
我們著力提升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國家數據局等部門聯合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發布首批20個“數據要素×”典型案例,挖掘并推廣一批典型應用場景。同時,我們正在積極推動公共數據資源管理和運營機制改革,以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引領撬動各方數據的融合應用,大力推動企業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地方數據管理部門也積極探索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建立數據利用的多應用場景和模式,更好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在統籌“三個建設”方面,我們加速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印發《數字中國建設2024年工作要點清單》,部署今年重點任務,成功舉辦了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高水平舉辦各類活動470場,115萬人次以多種形式參與峰會線下活動。全文發布了《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3年)》,系統總結數字中國建設取得的重要進展和工作成效。當前,我們正會同貴州方面緊鑼密鼓籌備2024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希望各界多多關注、踴躍參與。
我們深化數字化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印發了《數字經濟2024年工作要點》,持續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不斷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我們統籌謀劃數字社會發展建設工作,制定印發了《關于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還制定了《數字經濟促進共同富裕實施方案》重點任務清單,推動共享數字紅利,有力提升數字社會獲得感。
我們加大力度推動數據領域國際合作,今年6月份在北京召開中國—新加坡數字政策對話機制首次會議,就數據跨境、人工智能等雙方關注議題加強交流合作。落實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推進與14個共同簽署“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北京宣言的國家開展政策交流和項目合作。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數據工作夯基壘臺、提檔加速的重要突破期。下一步,國家數據局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研究出臺我局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的實施意見,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進一步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統籌數字中國、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數據力量。
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部署。請問,數據在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國家數據局如何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如何有效釋放數據活力?
劉烈宏: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加快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和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制度規則等作出部署,為我們下一步推進數據領域的改革發展指明方向。我國是首個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國家。
國家數據局成立以來,我們深刻感受到,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潛在價值大、發展變化新,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進數據要素暢通流動、高效配置,有利于更好發揮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優化組合其他生產要素,實現要素創新性配置的作用,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促進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利于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豐富應用場景和海量數據資源的優勢,促進數據科技創新能力提高,提升數字時代的國家競爭新優勢;有利于加快數字化賦能,促進經濟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有利于改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數據具有不同于土地、資本等傳統要素的特性,這使得數據工作更為復雜。比如,數據兼具正、負兩方面外部性,既要促進數據流通使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培育新產業新業態,也要防范隱私泄露、數據濫用等潛在風險,實現更高效率、更加安全的發展。又如,數據工作涉及面廣、主體多元、情況復雜,需要激發各方面的動能,探索適應數據特征的治理規則、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提高治理效能。再如,數據既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結果,也是進一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資源,既要從數字化轉型中積累數據資源,又要以數據開發利用深化數字化轉型,實現良性互動、協同發展。此外,統籌數據發展和安全還面臨不少挑戰,要在遵守數據安全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加大支持數據發展的政策供給,積極鼓勵試驗探索,創新發展模式。因此,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必須依靠改革創新,向深化改革要動力。
深入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我們將堅持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促進數據要素開發利用。
我們要先立后破,建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抓好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政策制定,加快構建適應數據要素特征、符合市場規律、契合發展需要的基礎制度。
我們要注重發揮基層首創精神,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數據基礎設施等建設,就像食品需要冷鏈一樣,數據流通也需要相應的基礎設施,我們將支持地方開展試點探索,打造數據“冷鏈”。
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破除數據開發利用的瓶頸制約。聚焦解決供數、用數中的合規顧慮,持續探索公共數據、企業數據開發利用新路徑,著力推進“數據要素×”行動,挖掘和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我們要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做強做大數據產業。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培育壯大數據企業,完善數據流通交易服務生態,打造競爭有序、繁榮活躍的數據產業。
我們要堅持以開放促改革,加強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務實開展互惠互利的數字經濟合作,加強合作平臺建設,積極參與數據治理規則制定,建立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問:2024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正在籌備當中,今年的數博會和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能否介紹一下今年的亮點和特色活動?
劉烈宏:
今年數博會是首次由國家數據局主辦,貴州省人民政府承辦。數博會自2015年以來已經舉辦了十屆,可以說,數博會經過了多年沉淀,已經成為薈萃行業精英、引領前沿趨勢、匯聚全球資源的一個重要平臺。
本屆數博會定于8月28—30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辦,希望社會各界多多關注和參與。今年,數博會將以“數智共生:開創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未來”為主題,重點舉辦專業展覽,配套舉辦成果發布、行業交流活動、系列特色活動等。我們希望通過舉辦數博會,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充分釋放數據潛能,助力數字中國建設,推動數據事業再上新臺階。
今年,我們將更加突出專業性,將邀請相關國家部委發布一批高水平、有特色、影響大的行業研究報告、技術規范、典型案例等,其中國家數據局也將有一系列成果發布。本屆數博會還將圍繞數字經濟新賽道、數據基礎制度、數據賦能3個方向,聚焦產業發展、數據空間、國際合作、人工智能、數字化轉型、數據流通、數字政務、數字鄉村、算力協同、數據安全等主題開展行業交流活動,評選發布重磅領先科技成果。
今年,我們也將突出服務性,繼續讓企業唱主角,開展多場產品宣介、商貿洽談、合作交流、觀摩體驗等活動。希望通過數博會這個平臺,為更多的企業搭建橋梁紐帶,幫助中外企業尋找合作商機。
今年我們還將突出展覽呈現的多樣性。將“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貫穿展覽全流程全環節,設立數字產業、數實融合、數據交易、數字治理、數字基建、數據安全等6大主題展覽板塊,邀請境內外數據、工業、農業、金融等行業和機構參展,全方位展示國內外數據產業最新發展動態、最新成果和前沿趨勢,讓社會各界通過數博會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獲。
問:請問,國家數據局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后又將如何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推動加強數據領域國際交流合作?
劉烈宏:
數據對于全球經濟發展具有基礎資源的支撐作用和創新引領作用,現在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已經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重要議題,也是合作重點。國家數據局承擔負責數據領域國際合作、參與國際數字治理規則制定等重要職責。
國家數據局成立以來,我們積極履行職責,加強政府間數據互信,與十多個國家簽署了數字經濟有關備忘錄,務實開展數字經濟領域合作。6月份,在北京召開中國—新加坡數字政策對話機制首次會議,就數據跨境、人工智能等議題開展了深入交流合作,我們積極落實“一帶一路”八項行動與數字經濟合作北京倡議。加強國際規則對接,積極參與加入DEPA、聯合國《數字契約》等規則談判,與有關國際組織加強數據領域標準制定合作。加強為中外數字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既支持鼓勵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國數字企業“品牌出?!?,“質量出?!?,為世界各國提供數字化轉型好的方案和經驗,也堅持為在華企業務實解決問題,提供高質量服務。我們歡迎世界各國企業參與到中國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進程中,共享發展紅利和發展機遇。
問:中小企業是數字化轉型的重點。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正在加快,但是還存在著一些挑戰,我們考慮如何應對?
劉烈宏:
我們認為,智轉數改、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也是中小企業的必修課。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正從“理念規劃、政策驅動”走向“規模實踐、價值驅動”階段,很多企業做得不錯,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做得好的普遍是核心競爭能力比較強、產品適銷對路、性價比比較高的企業,同時也是注重數字化賦能、設計、制造、營銷、服務等關鍵環節,企業運營管理服務效能高的企業。
因此,我們認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要注重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提升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加強科技創新,包括利用數字技術來提高研發生產、制造、銷售、服務等環節的效率,構筑起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同時,提升產品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在智能交付、品牌塑造等方面,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另一方面,加強產業鏈上下游數據的開發利用。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數據供給往往不足,需要進一步發揮數據要素的紐帶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加強全產業鏈上下游的數據融通,形成以產業鏈龍頭企業為主導、上下游企業協同轉型的數據流通利用體系,因企施策為中小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下一步,國家數據局將會同國家有關部門,持續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營造良好環境。
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加強部門間的協調,形成合力,深入組織實施數字化轉型工程,推進重點領域的數字化轉型,面向區域、園區、集群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強化解決方案和服務供給,支持龍頭企業和第三方數字化服務商搭建數字化轉型綜合賦能平臺,促進產業鏈協同。
在加強數據賦能方面,我們正在研究制定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相關政策,擴大公共數據資源的高效供給,推動大中小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共同開發利用企業數據,不斷滿足中小企業等各類企業數據資源的需求。我們還要深入實施“數據要素×”三年行動,提升中小企業用數能力,實現降本增效。
在營造數字化轉型生態方面,支持開發適合中小企業的“小、快、輕、準”數字化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打造供需對接、全鏈協同、價值驅動的數字化轉型生態。我們也鼓勵和支持互聯網平臺、行業龍頭企業等立足自身優勢,開放數字化資源和轉型能力,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