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 記者:朱江、孫薊濰、王海東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加快完善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標準化建設。
專家:標準助力我國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
這樣一份標準,對于我國的人工智能產業未來的發展究竟能有哪些促進作用?為什么會選擇在此時出臺這樣一份文件?帶著這些問題,總臺央視記者獨家專訪參與本次人工智能產業標準建設指南的主要編寫者董建。
專家告訴記者,當前,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新技術不斷迭代,人工智能也在各行各業廣泛應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建立了超過400家的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超過4500家的人工智能企業。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信息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董建:標準對規范行業秩序,設立市場的門檻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布局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規范,能夠劃清技術紅線,保障安全底線。
標準決定質量,在董建看來,一方面,需要不斷完善人工智能產業的標準體系,讓產業發展有“規矩”;另一方面,通過標準的約束作用,實現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倒逼,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此外,全球范圍內人工智能產業化眼下也是方興未艾,這也是標準體系形成的重要時期。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信息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董建:將標準作為國際交流的通用技術語言、國際貿易的基本規則、國際市場的通行證,為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我國多項新產業標準化制定工作提速
專家告訴記者,標準化對于新產業而言,不僅能大大降低前期試錯成本和重復性資源投入,還能強化產業上下游合作,建立生態協調,給上下游企業開創新機遇。我國不少新產業標準化還存在體系不夠健全、先進性不足、國際化水平不高等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充分發揮標準的行業指導作用,來引領新產業高質量發展。
定標準 立規矩 才能讓新產業有序發展
制定標準,為的就是讓新產業能夠更加有序發展。因為沒有標準,會讓這些產業失去起碼的準入門檻,也會造成數據上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沒有規矩難成方圓,也希望這些新標準的出臺,能為新產業的后續發展打下一個好基礎。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