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甘肅廣播電視總臺
近日,甘肅廣播電視總臺播出新聞《0.05毫米“手撕鎳帶”揭開金昌高質量發展“神秘面紗”》,其中報道了金川集團用好科技創新這個“傳家寶”,建立健全了覆蓋全產業鏈的技術創新體系和生產工藝系統,形成了源自金川、社會認可的“聯合攻關、融合開放”科技創新路徑模式,用一次次突破,一次次創新,匯聚成為金昌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當厚重的電解鎳板“變身”為厚度僅有0.05毫米的薄片,用手輕輕一撕,便像紙一樣裂開。8月9日,甘肅省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集中采訪活動走進金川集團,現場感受到了“手撕鎳帶”的神奇之處。金川集團鎳合金有限公司董事長苗承鵬提到,這樣的產品充分體現了金川的鎳在向我們高端的材料應用方面的發展,它的材料的應用在解決國家一些重大難題課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了解,鎳帶產品常用于電池的極片和高端耳機的震膜等。鎳帶越薄越能降低成本,減少資源消耗,但是這項技術難度大,只有掌握高性能真空熔煉技術、綜合加工技術,和優良裝備水平,才能產出高性能、高強的鎳帶。這就要求從事作業的工人必須有大國工匠的責任與擔當,在反復淬煉中掌握最佳的工藝和方法。鎳帶在拉伸的過程中高溫達900℃,狀態呈現軟態,如果有空氣進入出現小泡則前功盡棄,由此對各方面加工技術要求極高。

而鎳產品在生活工作中也用途廣泛,大家也并不陌生。大到航天航空、石油化工,小到汽車方向盤助力器、高溫電爐、家用電器,鎳的深加工產品都跟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團隊已經可生產超硬、超薄、超平等高精度要求的各種材質及表面狀態的鎳合金新材料產品。整條生產線工藝技術水平在國內同類企業處于領先水平。通過工藝優化和關鍵設備升級,發展純鎳帶材、電熱合金、精密合金,延伸精深加工產品鏈;建設8000噸高溫合金項目,發展鎳基核電材料及航空航天材料;通過合資合作,發展導電鎳粉、汽車渦輪增壓器、大卷重寬幅鎳帶、醫用合金等高附加值產品。

正是整個團隊的匠心獨運,金川集團鎳合金有限公司才有了更多精工制造。采用先進的計算機熔煉控制,半連續熔煉生產,可實現保護氣氛熔煉,最高真空度達到7.6x10-2Pa。主要用于超級合金、高溫合金、耐蝕合金、精密合金、高純金屬等特種合金生產。最大熔煉1500kg,可同時滿足750kg鑄錠生產。科技創新是金川的“傳家寶”,不僅建立健全了金川集團覆蓋全產業鏈的技術創新體系和生產工藝系統,也形成了源自金川、社會認可的“聯合攻關、融合開放”科技創新路徑模式。正是一次次突破,一次次創新,才匯聚成為金昌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金川集團通過工藝優化和關鍵設備升級,發展純鎳帶材、電熱合金、精密合金,延伸精深加工產品鏈。建設8000噸高溫合金項目,發展鎳基核電材料及航空航天材料。通過合資合作,發展導電鎳粉、汽車渦輪增壓器、大卷重寬幅鎳帶、醫用合金等高附加值產品。到2025年,金川集團將建成全球資源綜合利用能力最強、產品種類最全、產業鏈最完整的鎳鈷產業集群,鎳產品含鎳量達到33萬噸,鈷產品含鈷量達到3萬噸。截至目前,純鎳板已銷售300多噸,市場份額正在迅速擴大,這也更加堅定金川集團鎳合金有限公司走高端材料研發制造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現如今,金昌市正聚焦打造全省新型工業化示范區,著力抓產業、強工業、優環境,深入實施“2+4”現代化產業集群培育年度行動計劃,全鏈條打造優勢產業集群,推動經濟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上半年,金昌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3.09億元,同比增長10.9%;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1%,連續6個月位居全省第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了強大支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