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鎳業網
近日,“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熱鬧非凡。各國首腦齊聚印尼G20峰會,合作共舉、共商大事。
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題為《共迎時代挑戰 共建美好未來》的重要講話。2500余字的講話中,“發展”一詞出現40次,“合作”出現24次。擲地有聲的話語,傳遞著人類命運休戚與共的道理,給人以深刻啟示,引發廣泛共鳴。
“甘蔗同穴生,香茅成叢長。”
正如這句印尼諺語,團結合作永遠是發展的主旋律,如同印尼優秀的紅土鎳礦資源,需要在先進技術的撬動下,才能發揮出可觀的價值。
印尼的紅土鎳礦資源稟賦好、儲量大,但是受到技術壟斷和工程化難題制約,直到本世紀初,世界范圍內少有紅土鎳礦大規模開發成功案例,豐富資源淪為無用“廢土”。為解決行業難題,中國恩菲率先成立研究團隊,布局紅土鎳礦核心技術攻關。
經過不懈努力,中國恩菲先后開發出了在紅土鎳礦冶煉領域極具代表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恩菲回轉窯-電爐(RKEF)技術和高壓酸浸(HPAL)-鎳鈷沉淀技術,解決了紅土鎳礦在傳統領域和新能源領域綠色低碳、低成本開發的世界難題,讓印尼低品位鎳鈷資源得以從剝離的“廢土”轉變為全球儲量最大的鎳鈷資源。
如今,恩菲技術正在加速賦能印尼豐富的紅土鎳礦資源,為“一帶一路”國家紅土鎳礦資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為國際產能合作貢獻著重要力量。
HPAL技術:中國恩菲歷時10年自主研發,突破核心工藝技術、材料、裝備的限制,成功開發HPAL技術,解決了低品位紅土鎳礦資源高效、經濟開發利用的世界級難題,開創了紅土礦濕法冶煉工藝新局面。技術在提鎳的同時高效回收鈷金屬,也使紅土鎳礦成為世界第二大鈷供應源。
RKEF技術:中國恩菲于2009年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土鎳礦RKEF鎳鐵冶煉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成套裝備,突破國外技術壁壘,使中國品牌鎳鐵冶煉技術和裝備從此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OBI鎳項目位于印尼北馬魯古省OBI島,由中國恩菲承擔其多項工程的設計、設備供貨和技術服務,全部投產后將成為具有6條濕法生產線、20條RKEF生產線、鎳鈷精煉廠、不銹鋼廠及配套燃煤電廠、碼頭、生活小鎮的大型綜合鎳產業園,實現近1000萬噸低品位鎳礦、1200萬噸高品位鎳礦的年處理量,鎳金屬產量將超過35萬噸/年。
在中國恩菲HPAL和RKEF技術的支持下,項目濕法一期工程已于2021年順利產出產品,火法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10月成功出鐵投產。目前,公司正在穩步推進項目后續濕法二期、濕法三期、火法二期工程。
華越鎳鈷濕法冶煉項目位于印尼蘇拉威西島,由中國恩菲EP承包,采用公司HPAL技術,設計年產6萬噸(鎳金屬量計)氫氧化鎳鈷。公司負責整個項目界區內主工藝、公用及輔助配套系統的設計、核心設備供貨和現場調試服務,項目已于2021年底順利投產。
CNI 鎳鐵項目位于印尼蘇拉威西島,由中國恩菲與印尼大型工程建設企業PT PP組成聯合體EPC總承包一期工程,采用公司RKEF技術,包括公司核心專長的紅土鎳礦電爐熔煉技術、低熱損高溫焙砂輸送技術等,年處理礦石量約87.25萬噸(干基),生產鎳鐵約5.73萬噸/年(含鎳22%)。項目由RKEF冶煉廠區、冶煉廠輔助設施、公用事業、辦公生活區和外部設施五大部分組成,一期設計規模為1條72MVA矩形鎳鐵電爐生產線,已于2022年6月中旬啟動。
MMP鎳鐵項目位于印尼加里曼丹島,由中國恩菲承擔設計工作,采用公司RKEF技術,年處理礦石量約134萬噸(干基),生產高冰鎳約2.78萬噸/年(含鎳78.57%)。項目由冶煉廠區、冶煉廠輔助設施、公用事業、辦公生活區和外部設施五大部分組成,設計規模為2條48MVA圓形電爐生產線,已于2022年9月啟動。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