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夜間到昨天白天,京城迎來最嚴重的污染,達到六級重度污染水平。市環保局預測,今天夜間,本市空氣質量將逐步改善。近日,我國一些地區特別是北方發生持續大面積重污染天氣,多地出現“爆表”情況,針對社會公眾對于重污染天氣存在的一些誤讀和疑問,環保部請多位權威環保專家做出解讀。
市環保局表示,19日白天,本市受弱東北高壓影響,東北部空氣質量在白天有所改善,但市區仍維持重度污染。傍晚夜間至昨天白天,整層大氣穩定性進一步增強,周邊地區高濃度污染物向北推進,疊加本市已有的污染物,形成前天夜間到昨天白天的污染峰值,空氣污染程度有明顯加重,達到六級嚴重污染級別。
昨天夜間到今天白天,地面氣壓進一步降低,濕度增大,強逆溫,污染擴散條件仍極端不利,本市仍維持重度—嚴重空氣污染級別。今天夜間,雖然地面的擴散形勢較弱,但中層大氣轉為偏北風,高空冷槽接近,河北中南部及山西山東部分區域有降水,區域污染開始得到一定緩解,本市空氣質量也將逐漸好轉。
明天凌晨,溫度有明顯降低,本市空氣質量將自北向南逐漸改善。不過市環保局提醒說,由于前期污染濃度較高,冷空氣滲透作用較慢,污染清除需要一段時間,因此明天早晨到上午,還請市民朋友根據空氣質量實況注意健康防護。
1誤讀
京津冀的霧霾,主要是由內蒙古、陜西、山西這三個省區為主要污染源造成的,而霧霾最嚴重的京津冀三地自身產生的污染是次要的。
正解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柴發合研究員:
大量的觀測分析和模式研究都表明,京津冀大氣重污染主要是本地積累加上外地傳輸導致的。其中,京津冀三地自身的排放量大是最主要的因素,對PM2.5污染的貢獻約為70%左右。在冬季采暖期間,京津冀主要城市的二氧化硫日排放量比年均水平增加近一倍,一次PM2.5增加50%左右,氮氧化物和PM10增加20%左右。冬季采暖期間京津冀本地污染物排放強度大,是重污染天氣高發的根本原因,一旦氣象條件不利,就可能形成重污染。
周邊省市的區域傳輸對京津冀PM2.5污染的貢獻約占30%左右,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山東、河南兩省的污染排放。此外,山西、內蒙古和陜西的排放對京津冀PM2.5污染也有一定的貢獻,但不是污染的主要原因。治理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有必要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進行聯防聯控。
2誤讀
霧霾加重賴風電。
正解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徐祥德院士:
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認為,發展風電對局地風速雖有一定影響,但影響的范圍非常有限。以北京為例,北京距離內蒙古400多公里,距離張家口約200公里。所以內蒙古和張家口地區的風電不會對北京地區風速產生顯著影響。而能驅散京津冀區域重污染天氣的是大范圍冷空氣來襲或降水“濕清除”效應。
3誤讀
對霧霾成因、組分,專家各說各話。
正解
北京大學謝紹東教授:
研究顯示,大氣中PM2.5的主要化學組分包括有機物質、元素碳、硝酸鹽、硫酸鹽、銨鹽、氯鹽、痕量元素等。各地來源解析結果表明,目前PM2.5的主要來源是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和生物質燃燒等。各個城市和地區視產業結構各行業排放比例有所不同,例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因產業結構調整,工業和能源生產行業排放較少,機動車對PM2.5的貢獻相對較大。PM2.5組分在空間分布上有一定的差異性,即使是在北京市的不同轄區,組分也不完全相同。
4誤讀
京津冀空氣治理停滯不前,2016年下半年以來,北京PM2.5濃度改善停滯了。
正解
清華大學賀克斌院士:
2013年,北京的PM2.5年均濃度為89.5微克/立方米;2014年PM2.5年均濃度為85.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4%;2015年PM2.5年均濃度為80.6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6.2%。截止到目前,北京市今年的PM2.5平均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的76微克/立方米下降9.2%。監測數據反映了京津冀區域大氣PM2.5濃度在逐年下降。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來看,今年京津冀的優良天都比去年小幅增加。
5誤讀
抗霾主要靠風。
正解
清華大學王書肖教授:
目前京津冀區域的污染治理處于第二階段,即污染的發生發展受自然邊界條件的影響顯著,比如風速、濕度、邊界層高度等這些氣象條件的影響。特別是在冬季采暖期間污染物排放強度大的情況下,這個表現就更加突出,一旦氣象條件不利,就可能形成重污染。但京津冀本地污染物排放強度大,還是重污染天氣高發的根本原因。要徹底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必須堅持不懈地扎實推進污染物減排,天不幫忙的時候,人就要更加努力。
6誤讀
“煤改氣”加劇了北京霧霾污染。
正解
南開大學馮銀廠教授:
無論是燃煤、燃氣還是燃油,都會排放氮氧化物。“煤改氣”是否會導致氮氧化物的升高,主要取決于改氣之前煤炭的燃燒方式和煤炭品質、改氣之后采取的燃燒技術等因素。如果采用了低氮燃燒技術,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就會降低。我國脫硝比脫硫的起步晚,近年來大氣環境中的氮氧化物濃度下降并不像二氧化硫那么顯著。氮氧化物濃度的增加可能會造成二次污染,但這是可控的。而且污染成因和機理非常復雜,不能因為氮氧化物濃度沒有明顯下降,顆粒物污染依然嚴重,就說是煤改氣造成的,這是不科學的。
7誤讀
治理空氣污染只拿機動車開刀。
正解
北京工業大學程水源教授:
根據北京市大氣PM2.5污染源解析結果,在PM2.5的本地污染源貢獻中,機動車排放占比為31.1%,燃煤占22.4%,工業生產占18.1%,揚塵占14.3%。可以看到在本地污染源中,機動車排放的占比最高,因此北京市重點控制機動車污染是十分必要的,但并非對其他污染源未加控制。(來源:新華網/北京晨報 記者 吳婷婷)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