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冶金報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馮鶴林在會上介紹,2021年前11個月,全國煉鋼消耗廢鋼總量達到20407萬噸,同比增加582萬噸,增幅為2.9%。廢鋼綜合單耗為215.64千克/噸,同比增加9.4千克/噸,增幅為4.5%。其中,轉爐廢鋼單耗為162.96千克/噸,同比增加7.2千克/噸,增幅為4.6%;電爐廢鋼單耗為647.92千克/噸,同比減少7.1千克/噸,降幅為1.1%。廢鋼比達到21.56%,同比增加0.94%;電爐鋼比達到10.86%,同比增加0.74%。馮鶴林表示,預計2021年全國粗鋼產量達到10.2億噸,廢鋼鐵資源總量達到2.7億噸,煉鋼消耗廢鋼總量達到2.3億噸。在國際廢鋼鐵資源貿易方面,土耳其、印度、越南等國家廢鋼進口量約占世界廢鋼進口量的1/3。“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合標再生鋼鐵原料放開進口。廢鋼鐵資源國際流動變得越來越多樣化,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希望通過利用進口廢鋼鐵資源在本國建立新興的煉鋼產能,我國也不例外。這使我國廢鋼鐵來源渠道又恢復了內外聯動途徑。”馮鶴林表示。合標再生鋼鐵原料放開進口后,諸多鋼鐵企業、貿易商積極拓展進口渠道,先后進口了來自亞洲、歐洲乃至拉丁美洲的再生鋼鐵原料,豐富了國內鐵素資源的來源。“令人遺憾的是,2021年前11個月,全國只進口了52.66萬噸再生鋼鐵原料。”馮鶴林分析指出,“這是由兩個重要原因導致的,一是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而我國有13%的增值稅,使價格倒掛;二是因為我國再生鋼鐵原料標準相對較高,讓部分外商望而卻步。”近年來,許多企業把目光投向廢鋼領域。中國寶武歐冶鏈金、沙鋼集團廢鋼公司、新興際華集團中新聯進出口公司、廣西物產等企業在全國布局廢鋼采購業務,廈門建發、廈門國貿、山東水發等四處尋攬兼并重組合作伙伴,鞍鋼集團兩年內分別在總部和遼寧朝陽興建兩個百萬噸級廢鋼加工基地且均已投產,建龍和德龍兩大民營鋼企也在不斷增強廢鋼采購加工能力。“可以說,廢鋼產業供需雙贏產業鏈已經形成。”馮鶴林指出。
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院士干勇指出“廢鋼對國家‘雙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十分重要。目前我國有17種戰略資源對外依存度超過70%,且23種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增速明顯下降,包括鐵礦石。我們應當為資源設置紅線,礦產資源保有一定庫存是建設制造強國的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控才能迎來更好的發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