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態環境部
9月16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重點區域2021-2022 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 (征求意見稿)》,鋼鐵行業相關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實施范圍:
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城市基礎上,增加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東東、南部, 河南南部部分城市。具體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 唐山、秦皇島、邯鄲、邢臺、保定、張家口、承德、滄州、廊坊、 衡水市,雄安新區,定州、辛集市;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 晉城、大同、朔州、晉中、運城、忻州、臨汾、呂梁市;山東省 濟南、淄博、棗莊、東營、濰坊、濟寧、泰安、日照、臨沂、德 州、聊城、濱州、菏澤市;河南省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 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 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濟源市;陜西省西安、銅川、寶雞、 咸陽、渭南市(含韓城市)及楊凌示范區。
二、主要目標:
秋冬季期間(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各城市完成 PM2.5平均濃度和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控制目標。
三、主要任務:
(1)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以焦化、鋼鐵等行業為重點,全面梳理排查擬建、在建和存量“兩高”項目,對“兩高”項目實 行清單管理,進行分類處置、動態監控。嚴格落實能耗“雙控”、 產能置換、污染物區域削減、煤炭減量替代等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兩高”項目要堅決整改。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嚴查違規上馬、 未批先建項目,嚴格依法查處違法違規企業。對標國內外產品能 效、環保先進水平,推動在建和擬建“兩高”項目能效、環保水平提升,推進存量“兩高”項目改造升級。嚴厲打擊“兩高”企業無證排污、不按證排污等各類違法行為,及時曝光違反排污許 可制度的典型案例。
(2)落實鋼鐵行業錯峰生產相關要求。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以及粗鋼產量壓減決策部署,做好鋼鐵去產能“回頭看”工作,嚴防“地 條鋼”死灰復燃。嚴禁新增鋼鐵冶煉產能,嚴格環境準入,除搬遷、產能置換外,不得審批新增產能項目。新建鋼鐵項目投運前,用于置換的產能需同步退出。
嚴格執行2021年粗鋼產量壓減工作有關要求,各省份要將壓減量細化分解到企業,按照“可操作、 可核查、可統計”原則制定工作方案,按月調度完成情況,強化事中事后監管。
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要求,切實抓好鋼鐵行業采暖季期間錯峰生產工作,指導相關城市制定鋼鐵錯峰生產方案, 統籌謀劃、周密部署,對鋼鐵壓產量和錯峰生產措施逐一進行檢查,督促落實。結合各企業能源消耗、環保績效、安全生產、技 術裝備等因素,采取市場化、法治化辦法實施差異化管控,避免 “一刀切”。
環保績效評級A級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全廢鋼短流程煉鋼企業自主采取減排措施,但須確保秋冬季期間粗鋼產量同比不增加。
其他企業根據不同環保績效評級和目標任務執行差異化錯峰生產比例,環保績效評級越低錯峰生產比例越高。
對 2021 年以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鋼鐵去產能“回頭看”檢 查等發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產能利用率超過120%、未列入工 業和信息化部鋼鐵行業規范公告的鋼鐵企業加大錯峰生產比例。
各城市錯峰生產實施方案要按具體高爐設備停產為基礎,不得以減負荷生產方式代替,落實到具體企業、生產線、生產設施和時 間段,與高爐配套的焦爐、燒結、球團、石灰窯等生產設備錯峰生產比例不得低于高爐錯峰生產比例。
鋼鐵企業要按照《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要求,把超低排放貫穿于全工序、全流程、全生命周期,高質量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因廠制宜選擇成熟適用的技術路線,力求企業領導真重視、資金真投入、實施真工程、管理水平真提升。各地要增強服務意識,協調解決企業改造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指導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按照《鋼鐵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技術指南》及時開展評估監測。對未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業, 各地要按照環保績效分級采取不同的應急減排措施,同時,嚴格落實差別化電價、水價政策,實行差異化環保管理措施。
(3)推進大宗貨物“公轉鐵”
以港口和火電、鋼鐵、石 化、化工、煤炭、焦炭、有色、建材(含砂石骨料)等行業和工 業園區為重點,開展大宗貨物運輸摸底調查,逐一核實鐵路、水 路、管道等清潔運輸情況,12 月底前完成港口和重點行業大宗貨 物運輸結構調整“一企一策”方案。
(4)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持續優化績效分級應急減排工作。各地應嚴格按照《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及減排措施》及其補充說明的相關要求, 持續推進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工作,并針對地方特色行業,結合實際污染排放水平自行制定統一的績效分級標準,實施差異化減排措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應急減排清單,梳理保障民生、 保障城市正常運轉或涉及國家戰略性產業等保障類企業名單,細 化除小微涉氣企業外的非保障類企業管控措施。做到減排清單涉氣企業覆蓋全、保障類企業名單真實有效、非保障類企業管控措 施可落地、可核查。
各地須進一步規范應急減排措施。對于單獨發放排污許可證 的企業,須作為獨立企業制定應急減排措施,不得將多個獨立排 污許可證企業生產工序合并共同制定應急減排措施。應急減排措 施應按生產線計,不得以降低生產負荷、縮短生產時長等難以核 查的方式制定應急減排措施。各地在績效分級過程中,應加強中 控數據記錄的管理,重點行業關鍵數據均應納入中控數據記錄。加強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建設。各地應持續提升空氣質量 預測預報準確性,依法及時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采取應急減排 措施。同時,加大監督執法力度,確保減排措施落地有效。同時, 當預測到區域將出現大范圍重污染天氣時,各省(市)及時發布 相應級別預警,組織相關城市開展區域應急聯動。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