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津巴布韋方面消息,“為保障本國鉻鐵冶煉行業正常運營,內閣決定禁止鉻礦原礦石的出口,禁令立即生效。”“鉻精粉的出口禁令將于2022年7月生效。”津巴布韋擁有僅次于南非的世界第二大鉻儲量,該礦產有望推動到2023年實現120億美元采礦業的愿景。信息、宣傳和廣播服務部長Monica Mutsvanqwa在昨天的內閣會議后宣布了政策變化。“目前有22家冶煉廠在運營,并由9家外國和本地公司共享。除非擴大鉻礦產能,否則冶煉業務可能很快面臨鉻礦原料不足的挑戰”。她說,鑒于上述方面保護鉻鐵行業的需要,內閣批準全面禁止原鉻礦石出口,即刻生效。該禁令將增強現有冶煉廠的能力,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家發展戰略中闡明的該國豐富資源實現的價值鏈。“內閣批準了從2022年7月起全面禁止出口鉻精礦的禁令”Mutsvanqwa部長說。為期一年的過度旨在讓精礦生產商有時間做出適當的安排,以提高生產線附加值。如果這22家冶煉廠無法應對擴大的鉻產量,則可以允許原鉻出口,但一次只能出口一批貨物。只有在所有冶煉廠都無法接受和利用特定貨物的情況下,才允許出口原始鉻礦物,她說。議會礦業與礦業發展委員會主席Edmond Mkaratigwa先生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鉻已被銷售,使當地礦工望而卻步,該禁令必須由政府推動增值和選礦以及任何其他有助于改善在戰壕中花費時間和勞動的礦工生計的機制。另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鉻礦前三大進口來源國為南非、土耳其和津巴布韋。中國去年進口鉻礦大約1432萬噸,其中南非1172萬噸,占比81.84%,進口津巴布韋鉻礦約57萬噸,占比3.98%,排第三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