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制冷空調產業發展白皮書》線上發布會精彩回顧
對話嘉賓:
清華大學教授王寶龍(主持人)
深圳麥克維爾空調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威
艾默生商住解決方案中國區副總裁殷光文
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郝然
對話主題:
“危中尋機——2020年制冷空調產業的應對與思考”
以下為對話文字實錄整理:
王寶龍:在全球疫情形勢下,感受最深的變化是什么?
周威:關于本次疫情影響的廣度和深度目前還沒辦法預知。我們能看到的是國家做得很好,企業都在有序復產,但還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對于公司決策層而言,未來方方面面的不確定性都是考驗,不過,這同時也給了公司一次強化管理的機會。
殷光文:當前復工程度都達到90%以上,但是復產還在進行中,影響因素很復雜。
部分企業因國際供應鏈的斷裂受到影響;房地產方面看到部分地方四月份有些松動,后期會對我們的行業有一些拉動作用;融資方面,國內外政府都在出臺對中小企業的救助政策,也會有所拉動。后續會關注整體供應鏈企業各方面的變化。
郝然:疫情影響到了需求端和供給端。從需求端來看還不是很樂觀,基礎設施、服務業、房地產等相關產業都在恢復中。目前看大項目影響不大,中小項目會持續受到影響。
不同企業受到的影響不太一樣。天加是做潔凈產品的,年后一直很忙,參與了290多家抗疫醫院的建設,100多口罩廠家的建設,目前又投入到全球醫院的建設中。
王寶龍:疫情的影響已是不可避免,大家對2020年的行業發展做如何判斷?
殷光文:終端市場變化是我們這個行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從零部件廠商的角度看,本來期待二季度會有一個好的恢復,但目前來看市場還是有些疲軟。
采暖市場情況較好,目前了解到一季度有9%左右的增長。全年我們認為會有接近兩位數的增長。
郝然:我認為空調行業不會增長,尤其是中央空調,需求端疲軟,大家是有共識的。行業在2019年已經進入到下行通道,這個趨勢不會改變,2020年可能會因為疫情加速這個周期,加大下行幅度。
采暖這塊,多數地方今年煤改電是最后一年。從目前各個地方的政策來看,受疫情影響不會很大。所以我也認為是會有增長的,但是不一定能達到兩位數。
周威:政府推出了很多經濟擴大的政策,相信隨著政策推出,需求也會慢慢增加。2020年會不會延續去年下滑的趨勢不太好說。我覺得需求依然存在,最主要是要保持好信心。
今年肯定是很困難,環境的好壞對所有企業都是一樣的。企業應該在變化中尋找機會,除了內部挖掘潛力、外部尋找機會之外,還要通過產品創新去推動企業發展。
經過疫情這件事大家會更加關注環境的影響。環保健康產品未來肯定更有生命力,無論是冷鏈還是供熱產品都可以看作是維持生命力的產品,從這個角度看,需求是會不斷擴大的。
王寶龍:業內許多人認為2020年進入了一個新的產業周期。在某些領域是存量的博弈,在某些細分領域則存在很大的增量空間,大家是怎么認為的?
郝然:首先在醫療設施這塊,疫情暴露出一些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國家已經非常重視,在未來會有大的投入,這將是今年到明年一個大的需求市場。
其次是新基建,與新基建產業密切相關的空調產品將會有一個大的增長。
周威:空調制冷是個開放的、充分競爭的市場,伴隨著城鎮化的進程,還有節能減排等環保政策的實施,中國還是有大量的市場機會。
從一些銷售人員的反饋來看,我們對未來的市場增長比較有信心。預計醫院、數據中心等領域以及部分更新改造市場都會發力,供熱烘干凈化冷凍等工業類細分市場也有機會。
殷光文:冷凍方面,受疫情影響,冷鏈食品消費大幅增加。很多線上企業的前置倉對冷鏈的需求在不斷增加,靠近社區的便利店未來也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長。
基礎性設施方面,高鐵等領域投入應該較多。
王寶龍:疫情之下,客戶需求會發生一些明顯的變化,例如付款方式等方面,大家都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殷光文:疫情確實對企業的現金流產生了很大影響,整個行業來看現金流緊張是普遍現象。價格戰發生也難以避免。
不過價格戰即使發生也是短暫的。因為大浪淘沙之后,市場留下的是一些真正有價值的企業。長遠來說,就是看企業能不能給你的客戶以及客戶的客戶提供價值,這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郝然:其實沒有疫情影響,一些領域價格戰也在進行,尤其是對于同質化的產品。
我們的行業有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能效升級,雖然因為疫情暫緩了半年,但對企業是個持久的話題。企業要長久發展,必須要跟上這個節奏,這跟疫情沒有太大關系。
疫情讓消費者更關注健康產品,未來需要能提升室內環境質量的產品。如果產品沒有特色,不能給客戶提供價值,一定會陷入價格戰中。
周威:同質化產品的價格競爭是大勢所趨。但疫情也帶來了許多行為方式方面的改變,以前對空調產品主要關注制冷制熱功能,當前更關注健康方面。
不過現在當務之急是完全恢復正常生產。我們通過視頻會議等線上方式與客戶保持密切聯系,充分照顧到他們的安排,共渡難關。疫情之后肯定會更多地關注如何搶占市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