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庫的三種形式
有個學徒說一不小心把刀套弄掉了一個,然后自己用502粘回去了,之后順利的用了兩天,后來,看見刀套和刀在換刀的時候掉下來……
換刀是個技術活,會的不難,難的不會,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如何換刀?
刀庫是用來貯存加工刀具及輔助工具的地方。其容量、布局以及具體結構,對數控機床的設計都有很大影響。沒有刀庫的加工中心只能稱之為數控銑,對于追求高效率的機械加工行業來說,數控銑帶來的經濟效益肯定不及加工中心。
刀庫的三種形式
在自動換刀裝置中,刀庫是最主要的部件之一。根據刀庫的容量和取刀的方式,可以將刀庫設計成各種形式。今天主要介紹三種:斗笠式刀庫、圓盤刀庫和鏈式刀庫三種。
1、斗笠式刀庫
斗笠式刀庫是固定刀庫,刀具號和刀套號一直保持一一對應關系,不會隨著刀具的交換而改變。
斗笠式刀庫是靠主軸上下移動完成自動換刀動作的。當主軸上的刀具進入斗笠式刀庫的卡槽時,主軸向上移動脫離刀具,同時刀庫進行快速轉動,等要換的刀具對正主軸正下方時,主軸下移使刀具進入主軸錐孔內,夾緊刀具后,刀庫再退回原位。
斗笠式刀庫的刀位仍然有限(一般16~34個刀位),而且總是一上一下的,比較占用時間,效率不高,還會影響到主軸的工作行程。
DMU 50斗笠式刀庫
圓盤刀庫和鏈式刀庫是隨機刀庫,刀具號和刀套號之間的對應關系會隨著刀具的交換而改變。需要用對應關系數據表來記錄刀具號和刀套號的對應關系。
2、圓盤刀具
此形式存刀具少則6~8把,多則50~60把,其中有多種形式。
(1)如圖b所示的刀庫中,刀具徑向布局,占有較大空間,刀庫位置受限制,一般置于機床立柱上端,其換刀時間較短,使整個換刀裝置較簡單。
(2)如圖c所示的刀庫中,刀具軸向布局,常置于主軸側面。刀庫軸心線可垂直放置,也可以水平放置,此種形式使用較多。
(3)如圖d所示的刀庫中,刀具與刀庫軸心線成一定角度(小于90°)呈傘狀布置,這可根據機床的總體布局要求安排刀庫的位置,多斜放于立柱上端,刀庫容量不宜過大。
上述三種圓盤刀庫是較常用的形式,其存刀量最多為50~60把,存刀量過多,則結構尺寸龐大,與機床布局不協調。
為進一步擴大存刀量,有的機床使用多圈分布刀具的圓盤刀庫,如圖e所示;多層圓盤刀庫,如圖f所示;多排圓盤刀庫,如圖g所示。多排圓盤刀庫每排4把刀,可整排更換。
3、鏈式刀庫
這種刀庫刀座固定在環形鏈節上。常用的有單排鏈式刀庫。這種刀庫使用加長鏈條,讓鏈條折疊回繞可提高空間利用率,進一步增加存刀量。鏈式刀庫結構緊湊,刀庫容量大,鏈環的形狀可根據機床的布局制成各種形狀。同時也可以將換刀位突出以便于換刀。在一定范圍內,需要增加刀具數量時,可增加鏈條的長度,而不增加鏈輪直徑。因此,鏈輪的圓周速度(鏈條線速度)可不增加,刀庫運動慣量的增加可不予考慮。這些為系列刀庫的設計與制造提供了很多方便。一般當刀具數量在30~120把時,多采用鏈式刀庫。
刀庫的容量:
刀庫中的刀具并不是越多越好,太大的容量會增加刀庫的尺寸和占地面積,使選刀時間增長。刀庫的容量首先要考慮加工工藝的需要。根據以鉆、銑為主的立式加工中心所需刀具數的統計,繪制下圖所示的曲線。曲線表明,用10把孔加工刀具可完成70%的鉆削工藝,4把銑刀可完成90%的銑削工藝。據此可以看出,用14把刀具就可以完成70%以上的鉆銑加工。若是從完成對被加工工件的全部工序進行統計,得到的結果是,大部分(超過80%)的工件完成全部加工過程只需40把刀具就夠了。因此,從使用角度出發,刀庫的容量一般取為10~40把,盲目地加大刀庫容量,將會使刀庫的利用率降低,結構過于復雜,造成很大浪費。
換刀流程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一下三種刀庫的換刀過程:
斗笠式刀庫換刀過程
鏈式刀庫換刀過程
圓盤刀庫換刀過程
1.固定位置大小刀換刀過程
2.固定位置大小刀換刀流程圖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