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鋼鐵的定義
1 廢鋼鐵的定義 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淘汰或者損壞的作為回收利用的廢舊鋼鐵。是金屬回收當中對黑色金屬廢料的統稱,包括廢鋼、廢鐵、冶金廢渣、氧化廢料等。 廢鋼由于其產生的情況不同,而存在各種不同的形狀,其性能與產生此種廢鋼的成材基本相同,但也受到時效、有效性(長時間堆積生成的銹蝕)、疲勞性(加工后的成品材隨年月增長導致的元素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而性能有所降低。 鋼鐵廠生產過程中不成為產品的鋼鐵廢料(如切邊、切頭等)以及使用后報廢的設備、構件中的鋼鐵材料,成分為鋼的叫廢鋼;成分為生鐵的叫廢鐵,統稱廢鋼鐵。目前世界每年產生的廢鋼總量為3~4億噸,約占鋼總產量的45~50%,其中85~90%用作煉鋼原料,10~15%用于鑄造、煉鐵和再生鋼材。 2 廢鋼鐵的概念區分 廢鐵的碳含量一般大于2.0%。優質廢鐵的硫含量(質量分數)和磷含量(質量分數)分別不大于0.070%和0.40%。 普通廢鋼、合金廢鐵的硫含量(質量分數)和磷含量(質量分數)分別不大于0.12%和1.00%。高爐添加料的含鐵量應不小于65.0%。 廢鋼的碳含量一般小于2.0%,硫含量均不大于0.050%。非合金廢鋼中殘余元素應符合以下要求:鎳的質量分數不大于0.30%、鉻的質量分數不大于0.30%、銅的質量分數不大于0.30%。除錳、硅以外,其他殘余元素含量總和(質量分數)不大于0.60%。 3 廢鋼的分布 我國廢鋼鐵資源產生的地域分布也不平衡,全國80%以上的廢鋼鐵資源分布在東北(遼、黑)華北(京、津、唐、晉)華東(江蘇、滬、魯)鄂、川、粵這12個工礦企業比較集中、人口比較稠密的省市;其它地區由于地理條件較差、人口較少,生成的廢鋼資源不足20%。 廢鋼鐵的品種 廢鋼鐵包括廢鋼、廢鐵、渣鋼、氧化廢料等幾大類別,有碳素廢鋼、合金廢鋼、鋼屑、鐵屑、氧化屑、輕薄料、鋼渣等十幾個品種。
按不同的規格標準和質量要求合理規劃、分清品種,即便于充分利用,又有利于生產。廢鋼鐵按目前的習慣分法大體有四大類十幾個品種。
1. 廢鋼類;2.廢鐵類;3.氧化廢料;4.渣鋼。
廢鋼鐵的分類
1 碳素廢鋼 板材厚度2mm以上,線材直徑在4mm以上,單重在0.25公斤以上各種碳素廢鋼。其中包括廢次鋼材、邊角余料、鋼制品、鑄鋼件、廢舊機器零件、鋼制農具等,不得混有合金廢鋼。 2 合金廢鋼 規格要求與碳素廢鋼相同,包括各種合金鋼材邊角料、機械零部件、合金鋼鑄件等。合金鋼需按各種不同鋼號分開,不得混有碳素廢鋼。
3 輕薄料
厚度在2mm以下的薄板邊角料、硅鋼片、鐵桶、包裝鐵皮、汽車駕駛室,直徑在4mm以下的廢鋼絲、鐵絲、鋼絲繩等。噸收得率在60%以下,轉爐鋼生產拒絕回吃,一般類似輕薄料、打包、壓塊等,專供電爐鋼生產用,但轉爐鋼生產應視資源情況而定。
4 鋼屑
不得混雜鐵屑、無雜質、無氧化塊、無有色金屬,長短屑分開,碳素鋼屑與合金鋼屑分開。
5 廢灰口鐵
廢灰口鐵鑄件,機床床體、低壓閥門、鋼錠模、沙箱、暖氣片等,大小塊不分。
6 廢白口鐵
鐵鍋、犁鏵鋼磨等廢白口鐵鑄件,大小塊不分。
7 再生鐵
俗稱土鐵,既高硫鐵、土高爐冶煉出來的條塊狀的生鐵,包括土鋼錠、鐵渣等,大小塊不分。
8 火燒鐵
經過長期火燒,表面氧化變質的鑄鐵件,如爐具、爐條、熔煉罐等。
9 可鍛造鐵 又稱瑪鋼,各種管接頭、扳手、汽車后橋以及機械上的可鍛造鑄件等。
10 生鐵屑 不得混入鋼屑、有色金屬及其它雜質,未氧化結塊。
11 氧化鐵皮 軋鋼廠在軋制鋼材過程中以及煉鋼廠在清理鋼錠摸時脫落的鐵鱗,含鐵量達到60%以上,無雜質、無結塊、無有色金屬。
12 鐵泥 煉鋼廠氧氣頂吹轉爐吹出的爐塵,研磨廠研磨下來的鐵泥,含鐵量在55%左右。
13 鋼渣 含鋼量要求在60%以上,大小不分。 14 一級壓塊 密度大于1.5t/m3。 15 二級壓塊 密度大于1t/m3。 16 一級生鐵屑壓塊 密度大于3t/m3。 17 二級生鐵屑壓塊 密度大于2t/m3。 18 一級熱壓塊 密度大于2t/m3、壓塊氧化過燒不超過5%。 19 二級熱壓塊 密度大于1.5t/m3、壓塊氧化過燒不超過1---15%。 20 輕料手捆 捆緊、裝卸車不松、不散、捆的大小能方便入爐填灘料。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