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為企業減輕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將降至13%,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后續還會通過采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那么減稅對行業的影響究竟有多少?
國內增值稅歷次改革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
我國增值稅制度的改革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84-1994年增值稅制度的確立和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兩大文件奠定了我國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并存的流轉稅格局。
第二階段是2006-2016年增值稅的轉型和擴圍,其中2006-2010年增值稅從生產型向消費型全面轉型,擴大了進項抵扣的范圍,解決重復征稅的問題。2011年之后開始“營改增”試點,2016年在全國范圍內推行。
第三階段是2017年以來的增值稅稅率的簡并和調整。“營改增”完成后,國內增值稅存在17%、13%、11%、6%等多檔稅率和3%的征收率。2017年以來推行了兩次稅率調整,其中2017年的《關于簡并增值稅稅率有關政策的通知》規定,將四檔稅率調至三檔(17%、11%和6%);2018年上半年再次出臺稅率調整文件《關于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將17%、11%兩檔稅率均下調一個稅點至16%、10%。
由于此次減稅具體實施細則還沒有明確,是調整至三檔還是五檔,還有待政策出臺。
增值稅對價格的影響
增值稅率下調對行業的影響比較復雜,稅率變動會影響產品價格,議價能力不同的行業受益也會有明顯差異。
一般來講,議價能力較強的公司,稅率下調后依然能保持其產品高價,從而分享得到更多的減稅利得;而議價能力較弱的公司,稅率下調后需要相應減少價格,利潤率并不會得到提升,利潤提升的效應不明顯。
以鋼鐵行業為例,按采礦、鋼鐵生產、鋼材壓延、鋼材加工四個大的環節,比較明確的是集中度是越來越低、議價能力越能越弱,加工零部件主要是按照原材料成本計算法,下游企業有很強的話語權,原材料、鋼鐵生產相比較而言,則有更大的定價權。
據測算,本輪降稅對煤、焦、礦等原材料的成本影響在幾十元左右,對鋼坯、螺紋鋼成本影響在百元左右,由此看來,上游采礦業、鋼鐵生產企業,將可能成為獲益最多的行業,而位處中間的鋼材壓延、鋼材加工會有所收益,但提升空間有限,下游終端也將受益此次減稅,并將在較大程度上享受上游成本下降的紅利,也會推動終端產品的銷售均價下降。
當然,鋼鐵行業原材料和產成品的價格變動因素十分復雜,行業金融化程度很高,很難按照靜態模型來測算行業未來價格的影響。但能夠肯定的是:此次減稅是大規模、系統性的,在很大程度上將減輕整體經濟運行的負擔,降低企業的稅賦成本,企業經營環境將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同時,對企業經營個體而言,減稅短期內可以降低成本,長期在整體紅利的驅動下,很快會達到新的平衡,市場競爭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增值空間。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